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郑覃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2 【介绍】: 唐郑州荥泽人。郑珣瑜子。少以父荫补弘文校书郎。经术精深,议论持正,文宗召为翰林侍讲学士,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弘文馆大学士。以名儒领祭酒,时太学刻石经,与周墀等校定九经文字,迁太子太师。以病乞罢相,武宗初授司空,致仕卒。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覃。宰相珣瑜子。历工户刑三部尚书。进右仆射。以本官同平章事。封荥阳郡公。加门下侍郎宏文馆大学士。进太子太师。开成四年罢相守左仆射。会昌二年以司徒致仕。
郑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荥阳人。文宗大和初,官主客郎中。七年,为大理少卿,以理狱全活无辜者众,授楚州刺史,封荥阳县男。开成四年,为京兆尹。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涪江水患,复别开新江导之。武宗会昌元年,以疾擅离本道,诏释之。
郑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郑州荥阳人。文宗大和七年,自左补阙充翰林学士。九年,罢学士。武宗会昌三年,为兵部侍郎。六年,为尚书左丞。宣宗大中三年,为东川节度使,攻取扶州,修文川谷路,诏褒之。九年,自吏部侍郎出为义武节度使。十一年,改宣武节度使。懿宗咸通二年,自御史大夫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加同平章事。累封荥阳郡公。四年,为东都留守。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涯。太和朝官司勋员外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0?—882 【介绍】: 唐荥阳人,字台文。郑亚子。举进士第,以书判拔萃擢渭南尉。宣宗时,刘瞻为相,荐入翰林为学士,知制诰。僖宗立,以兵部侍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荥阳郡侯。乾符六年,因与卢携相诟,罢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次年为凤翔陇西节度使,时黄巢攻陷东都,统军大破之。进司空、兼门下侍郎。后因行军司马李昌言夺其军自为留后,乃弃军去,引疾辞官。诏授检校司徒、太子太保,罢政事。卒谥文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4—882,—说卒于886 字台文,排行大,荥阳(今属河南)人。桂管防御经略使郑亚之子。唐武宗会昌二年(842)18岁中进士,22岁以书判拔萃登科。曾任校书郎、渭南尉、万年令、知制诰、中书舍人、梧州刺史等职。僖宗、昭宗朝两次入相。参与镇压黄巢军。暴病,卒于陇州,赠太尉。谥文昭。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唐诗纪事》卷五六等。史称“文学优深,器量宏恕,美风仪,尤能赋诗。“(《旧唐书》本传)有《玉堂集》5卷,失传。《全唐诗》存诗17首,断句2,《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题1。
唐诗汇评
郑畋(825-883)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会昌二年(842),登进士第,释褐校书郎、汴宋节度推官。六年,登书判拔萃科,授渭南尉、直史馆。大中中,因父亚与李德裕交厚,废斥十馀年。咸通中,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十年,贬梧州刺史。僖宗即位,召还;乾符元年,拜相。广明元年,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以抗击黄巢功,加同平章事,充京西诸道行营都统,进检校司空。赴成都行在,复相,以疾不拜,改太子少保,卒。有《玉堂集》五卷,《凤池稿草》、《续凤池稿草》各三十卷,均佚。《全唐诗》存诗十六首。
全唐诗补逸
郑畋字台文,荥阳人。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
畋字台文。桂管观察使亚之子。会昌二年进士。乾符中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僖宗上尊号。加中书侍郎。转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封荥阳郡侯。中和三年复拜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罢授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卒年六十三。赠太尉。又赠太傅。昭宗时追赠司徒。谥文昭。

作品评论

中朝故事
咸通中,中书侍郎平章事刘瞻,以清俭自守,忠正佐时……时路岩、韦保衡恃宠忌之,出瞻为荆南节度使,中外咸不平之。翰林承旨郑畋为制词,略曰:“早以文学叠中殊科,风棱甚高,恭慎无玷。而又僻于廉洁,不尚浮华,安数亩之居,乃非己有;却四方之贿,唯畏人知”云云。韦、路大怒,贬畋为梧州刺史。
唐阙史
公(按指郑畋)之篇什,可以糠秕颜、谢,笞挞曹、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9—1116 【介绍】: 宋寿州人,字原明。吕公著子。少师焦千之、石介、胡瑗,后复师程颢、程颐、张载。弃科举,一意古学。以荫入官,管库近十年,后除兵部员外郎。哲宗绍圣初,出知怀州。坐元祐党贬和州居住。徽宗即位,知单州,召为光禄少卿。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邢州。有《吕氏杂记》。
全宋诗
吕希哲,字原明,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公著长子。学者称荥阳先生。以荫入官,为崇政殿说书。哲宗绍圣初,出知太平州(《紫微诗话》)。会党论起,以秘阁校理知怀州,俄谪居和州。元符末,起知单州(同上书)。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改光禄少卿,以直秘阁知曹州。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徙邢州,罢,领宫祠,羁寓淮、泗间十馀年,卒。今存《吕氏杂记》二卷。事见《伊洛渊源录》卷七,《宋史》卷三三六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希哲,字原明,公著子,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少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学,复从二程、张载游。不事科举,以荫入官,久滞管库,乃判登闻鼓院。元祐六年为兵部员外郎;七年,以范祖禹荐,为崇政殿说书;八年擢右司谏。绍圣党论起,分司南京,居和州。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或以为太峻,改光禄少卿。力请外,以直秘阁知曹州。崇宁元年党祸再起,夺职知相州,徙邢州。罢为宫祠,羁寓淮泗十馀年,卒。著有《发明义理》(存)、《吕氏杂记》(存)。《宋史》卷三三六《吕公著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9—1196 【介绍】: 宋宗室,字禹锡。孝宗同母兄。以恩补将仕郎。孝宗受禅,诏除集英殿修撰、知台州,颇著政绩。除敷文阁待制,两知明州,在郡十年,为政宽和,浚湖陂、均水利,辨冤狱。累迁少保,封荥阳郡王。光宗立,迁太保,封嗣秀王。次年除判大宗正事,超拜太师,兼崇信军节度使,寻卒于湖州。谥宪靖。
全宋文·卷四九七三
赵伯圭(一一二五——一二○二),字禹锡,孝宗同母兄。绍兴七年以明堂恩奏补将仕郎,十八年,授华亭尉。累官至浙西提刑干办公事,通判明州。孝宗受禅,知台州,改明州,充沿海制置使。在郡十年。淳熙三年,授安德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寻加少保,封荥阳郡王。十五年,加少傅。光宗即位,加少师。绍熙元年,加太保,嗣秀王。二年,判大宗正事。三年,拜太师。兼崇信军节度使。嘉泰二年卒,年七十八。追封崇王,谥宪靖。见《攻愧集》卷八六《皇伯祖太师崇宪靖王行状》,《宋史》卷二四四《宗室传》一。
郑遇春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0 【介绍】: 元明间濠州人。与兄郑遇霖俱以勇力闻。元末,从朱元璋起兵,遇霖战死芜湖,遇春领其众,以战功授左翼元帅。从平陈友谅,为六安卫指挥佥事。从定中原,改朔州卫指挥副使。洪武三年,进同知大都督府事,封荥阳侯。后坐胡惟庸党死。
潘毅 朝代: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开国时凤阳人。元末从朱元璋起兵,从征有功,官虎贲卫指挥使。从徐达西征,道卒。追封荥阳伯,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