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延休
长久的荫庇。 唐 李邕 《贺感梦圣祖表》:“知亿年之永託,沐万代之延休。”
分類:长久荫庇
《漢語大詞典》:庥庇
犹荫庇,庇护。 宋 李纲 《与赵相公书》:“幸比岁稔,粗免旷败,亦皆相公庥庇之德。”
分類:荫庇庇护
《漢語大詞典》:荫庥(蔭庥,廕庥)
庇护;荫佑。 唐 储光羲 《效古》诗:“野老泣相逢,无地可荫庥。”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州之羣支,不获荫庥。”
廕庥:荫庇。《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犹能庇其本根” 晋 杜预 注:“葛之能藟蔓繁滋者,以本枝廕庥之多。” 唐 于邵 《为薛岌谢赐宅状》:“锡以廕庥之地,永为子孙之业。”
分類:庇护荫庇
《漢語大詞典》:择音(擇音)
选择善音。一说谓选择荫庇之处。《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 杨伯峻 注:“音,古有二解。 孔 (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鹿得美草,呦呦相呼;至於困迫将死,不暇復择善音,急之至也。’此读音如字。 杜 ( 杜预 )注:‘音,所茠荫之处。古字声同,皆相假借。’此读音为荫。《庄子·人间世篇》云:‘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则 先秦 人实解音为声音。《后汉书·皇甫规传》载其上疏自讼云:‘臣虽污秽,廉洁无闻。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亦以音为声音,则 服 説合本义。” 晋 左思 《吴都赋》:“菈擸雷硠,崩峦弛岑;鸟不择木,兽不择音。” 晋 左思 《魏都赋》:“栖者择木,雊者择音。”
分類:选择荫庇
《漢語大詞典》:覆庇
覆盖荫庇。 宋 陆九渊 《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天生俊明之才,可以覆庇生民,义当与之戮力。”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七引作“覆芘”。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一:“今乡士夫皆郡县邑子也,既受其覆庇含育之恩,而一无所报,於心安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生蒙覆庇之恩,虽得侥倖,所犯愆尤,还仗大人保全!”
《漢語大詞典》:遗荫(遺蔭)
亦作“ 遗廕 ”。 父祖的荫庇。西湖游览志馀·才情雅致引 明 张行中 《挽贡友初》诗:“文章自叹无遗荫,冰玉还看有故枝。” 明 沈受先《三元记·托媒》:“多赖祖宗遗廕,得留买卖生涯。”
分類:父祖荫庇
《漢語大詞典》:祖荫(祖蔭)
(1).祖先荫封。后世子孙以先代官爵而受封。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仲臣 长子 元广 ,也是 祝 家女婿,他有祖荫在身,未及调官,今且守孝在 汉州 。” 明 高濂 《玉簪记·破虏》:“腰下雪喷剑,马前云绕旗,百年承祖荫,敢不报明时。”
(2).指祖先荫庇。 徐懋庸 鸡肋三:“天下本是父亲打出来的天下,至于儿,本来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至多不过是托庇祖荫罢了。”
《漢語大詞典》:偏露
谓父死。谓失去荫庇保护。 唐 孟浩然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诗:“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
《漢語大詞典》:荫叙
亦作“ 廕序 ”。 谓因受先世的荫庇而叙录为官。 唐 无名氏 《李林甫外传》:“自后以廕叙,累官至赞善大夫。”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遂使廕序之人,塞於仕路。”明史·职官志一:“凡廕叙, 明 初自一品至七品,皆得廕一子以世其禄。”
《漢語大詞典》:阴庇(陰庇)
覆荫庇护。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士人之就试者,莫不先期备金钱,祷以求阴庇。”
分類:荫庇庇护
《漢語大詞典》:余休(餘休)
浓密的树荫。引申指荫庇。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愿归骨於山足兮,依松柏之餘休。” 颜师古 注:“休,荫也。” 宋 秦观 《和渊明〈归去来辞〉》:“识此行之匪祸,乃造物之餘休。”
《漢語大詞典》:宗荫(宗蔭)
谓因同宗而予以荫庇。《宋书·沈攸之传》:“逆贼 沈攸之 ,出自莱亩,寂寥累世,故司空 沈公 以从父宗荫,爱之若子,卵翼吹嘘,得升官秩。”
《國語辭典》:荫生(廕生)  拼音:yìn shēng
旧制对因先世有功勋,而得入国子监读书的人的称呼。《红楼梦》第一四回:「贾珍道:『犬妇之丧,累蒙郡驾下临,荫生辈何以克当。』」也作「荫生」、「荫子」、「荫子」。
《漢語大詞典》:荫调
同“廕调”。
犹荫叙。谓因先世荫庇被征调任官。
《漢語大詞典》:余分闰气(餘分閏氣)
谓馀荫庇祐。 清 钱谦益 《岁星解寿薛谐孟先生六十》:“岁星所在受福,犯之则凶……天官家言,岁星自北而南,明岁将替,吾儕小人,得借其餘分闰气,高眠饱食,度长时而乐餘年,惟恐斯占之不得当也。”
分類:馀荫荫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