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获 → 穫獲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利门(利門)
获利的门路。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排困市井,防塞利门,而民犹为非也,况上之为利乎?”后汉书·李固传:“春秋襃 仪父 以开义路,贬 无骇 以闭利门。” 唐 杜荀鹤 《赠僧》诗:“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前短焰灯。”
分類:获利门路
《國語辭典》:顺利(順利)  拼音:shùn lì
1.便利。《红楼梦》第四八回:「就是东西贵贱行情,他是知道的,自然色色问他,何等顺利。」
2.事情未遭阻难而完成。《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却又不可因后来日子略过的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
《漢語大詞典》:役利
谓役使小民而获利。《史记·平準书》:“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浮食豪民,好欲擅山海之货,以致富业,役利细民。”
《国语辞典》:包商  拼音:bāo shāng
以契约方式,专门承揽包办各种业务并从中获利的商人或公司。
《漢語大詞典》:饶利(饒利)
(1).赢利、获利。东观汉记·樊鯈传:“ 野王 献甘胶膏餳,每作大发,吏以为饶利。”
(2).丰厚之利。
《漢語大詞典》:肥益
谓使自己得益获利。 茅盾 《虹》四:“ 梅女士 的忿忿的心忽然觉得那些‘新文化者’也是或多或少地牺牲了别人来肥益自己的。”
《漢語大詞典》:损公肥私(損公肥私)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损公肥私,无理取闹。”
《国语辞典》:损己利物(损己利物)  拼音:sǔn jǐ lì wù
使自己蒙受损失,让他人获利。《周书。卷四六。孝义传。序》:「其小也,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国语辞典》:损人安己(损人安己)  拼音:sǔn rén ān jǐ
使别人蒙受损失而让自己获利。也作「损人利己」。
《国语辞典》:盛衰利害  拼音:shèng shuāi lì hài
兴盛、衰亡、获利、受损,比喻世事的各种变化。《列子。仲尼》:「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
《国语辞典》:日进斗金(日进斗金)  拼音:rì jìn dǒu jīn
形容人钱财广进,获利甚多。如:「他开的餐厅,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分类:钱财获利
《国语辞典》: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  拼音:tóu zī bào chóu lǜ
投资在某一事业或金融工具如股票等所获利益,占投资金额的比率。比率的算法是以净利除以总投入的资金。如总投入资金为一千万,净利一百万,则投资报酬率为百分之十。
《国语辞典》:鹬蚌相争,渔人获利(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rén huò lì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冷眼观》第二○回:「好在是他们抱的儿子当兵不肉疼,苦有大家来吃,便宜只是几个少数人去讨,这不同鹬蚌相争,渔翁获利吗?」
《国语辞典》:长期投资(长期投资)  拼音:cháng qí tóu zī
长时期有规划的投资。不以短期获利为目的,而著眼于长远的利益。如:「进出股市应抱持长期投资,不短进短出,才是正确的理财观念。」
《国语辞典》:获利率(获利率)  拼音:huò lì lǜ
为表达企业的获利能力之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纯益总额除以总资产额再乘以百分之百。当此比率愈高时,即表示该公司的获利能力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