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藿香蓟(藿香蓟)  拼音:huò xiāng jì
植物名。菊科胜红蓟属,一年生草本。全株被有粗毛。叶卵形或略心脏形,对生,钝锯齿缘。夏季生头状花,小花密生,皆为管状,花冠白或淡紫色。瘦果黑色,长椭圆形,具三至五纵棱。全草入药,清热、解毒、消炎。
《国语辞典》:大理菊  拼音:dà lǐ jú
菊科花卉「大理花」、「大丽花」的别名。参见「大丽花」条。
分类:菊科花卉
《国语辞典》:茯苓菜  拼音:fú líng cài
植物名。菊科茯苓菜属,一年生草本。高十二至五十公分,茎直立,叶互生,大头羽状分裂,顶裂片宽大,侧裂片一至二对。头状花序为球形,中央部分呈淡黄绿色,周围呈白色,多于夏日开花。其嫩叶、芽可食用,全株入药,有止血、解毒的功效。也称为「鱼眼草」。
《国语辞典》:非洲菊  拼音:fēi zhōu jú
植物名。菊科扶郎花属,多年生草本。原产非洲。叶基生,形似菠菜,具不规则缺刻。花梗自基部抽出,花色极多,头状花序单生,径五至十公分。为父亲节代表花之一,亦为国内所产花卉「八大金钗」之一。也称为「太阳花」、「扶郎花」。
《国语辞典》:菊苣  拼音:jú jù
植物名。菊科菊苣属。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二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一公尺,具乳汁。叶生茸毛,叶缘有不规则的细齿状缺刻,嫩叶可以食用。春夏间开花,头状花序呈穗状排列,具同形之舌状小花,淡蓝色。也称为「苦苣」。
《国语辞典》:菊糖  拼音:jú táng
一种产自菊科植物根或块茎的六碳糖。类似淀粉之角质,无色、无定形块粒,或白色粉末。菊糖如用酵素或酸加以水解则可得果糖,用来制造糖尿病者可吃的面包,或制造果糖。
《国语辞典》:菊芋  拼音:jú yù
植物名。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具块茎,叶卵圆形至椭圆形,锯齿缘,叶柄有狭翅。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径二至五公分,舌状小花黄色。块茎可供食用。
《国语辞典》:昭和草  拼音:zhāo hé cǎo
植物名。菊科昭和草属,一年生草本。茎、叶鲜绿柔软,叶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锯齿缘或提琴状分裂,侧裂片一至三对。头状花序伞房排列,花色朱红。瘦果被绒毛,冠毛细绢毛状。嫩茎叶可充野蔬食用。也称为「山茼蒿」。
《国语辞典》:紫背草  拼音:zǐ bèi cǎo
植物名。菊科紫背草属,一年生草本。叶互生,宽卵形,琴状分裂或不分裂,背常带紫红色,头状花序疏散伞房状排列,管状小花淡红色。可用来解热、消炎。也称为「一点红」。
《国语辞典》:金光菊  拼音:jīn guāng jú
植物名。菊科金光菊属,多年生草本。全株被有短刚毛,高三十至一百五十公分,植株呈丛生状。下位叶匙状,不分裂或羽状五至七深裂,有翼柄,叶缘有齿状裂刻;上位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无叶柄,叶长二点五公分至十三公分不等。头状花序单生枝头,径达十公分左右,舌状小花金黄色,中心的筒状小花深褐色,花期长,开花多,不耐强光直射。瘦果无毛,具四棱。原产北美。也称为「黑眼菊」。
《国语辞典》:万寿菊(万寿菊)  拼音:wàn shòu jú
植物名。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全体有气味。羽状裂叶,互生,裂片具锯齿。夏日开黄花,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总梗棍棒状,外围舌状花冠黄色或橙黄色,中间筒状花冠黄色。一般供观赏用。
《国语辞典》:羊带来(羊带来)  拼音:yáng dài lái
植物名。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茎高约二公尺,叶三角状卵形或略心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互生。夏秋开花,雌雄同株。瘦果长椭圆形,具钩状硬刺,常钩著衣物而散布种子。其幼苗、嫩芽以盐水冲烫后可食,种子炒熟去皮磨粉后可制饼,亦可熬油点灯。根、叶、果实以水煎服,可治头痛、耳痛、风邪等。
《国语辞典》:延命菊  拼音:yán mìng jú
植物名。菊科雏菊属,「雏菊」之别称,参见「雏菊」条。
分类:植物菊科
《国语辞典》:石胡荽  拼音:shí hú suī
植物名。菊科石胡荽属,一年生草本。高二、三寸,平卧地面。随处生根,各根簇生数茎。叶篦形,尖端有锯齿三、五枚。从夏天到秋天,叶腋间著生无数细花。果为瘦果。可入药。
《国语辞典》:舌状花(舌状花)  拼音:shé zhuàng huā
菊科植物头状花序中花冠呈舌状的小花。如蒲公英花序外围的花。也称为「舌状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