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千年艾  拼音:qiān nián ài
植物名:(1)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茎高尺许。叶卵状椭圆形,羽状浅裂,叶面浓绿色,背为粉白色。秋日由枝梢分生二、三枝头状花序,舌状小花白色,筒状小花黄色。瘦果扁平无冠毛。晒乾可供药用。(2)玄参科鹿茸草属。多年生草本。茎基略木质,全株被灰白色绵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花单生枝端叶腋,整体排成短总状;花冠二唇形,淡紫色。蒴果室背开裂,种子多数。全草入药。也称为「绵毛鹿茸草」。
《国语辞典》:千日菊  拼音:qiān rì jú
植物名。菊科百日菊属,一年生草本。枝分歧而繁茂,叶对生,呈广卵形。夏日开花,头状花序单一顶生,径五至六公分,紫红色、橘黄色、红色或黄色。也称为「百日菊」。
《国语辞典》:天人菊  拼音:tiān rén jú
植物名。菊科天人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约七十公分。叶互生,匙形至披针形,波状钝锯齿缘、浅裂至琴状裂。三至九月开花,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花色变化多端,主要为褚黄与红色。原产地为南美洲,西元一九一一年左右,由日本输入台湾,并在澎湖地区驯化,目前遍生于澎湖野地。被誉称为「澎湖人的母亲之花」。
《国语辞典》:鼠曲草(鼠曲草)  拼音:shǔ qú cǎo
植物名。菊科鼠曲草属,一年生草本。高尺许,叶长而互生,被白色软毛,春夏开花,头状花序伞房状排列,总苞片膜质,金黄色或柠檬黄色。瘦果具脱落性冠毛。可作镇咳、袪痰药等。也称为「清明草」、「茸母」。
《漢語大詞典》:佛头菊(佛頭菊)
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茎高一二尺,多分枝,下部为木质。叶互生,秋天茎顶开头状花,故名。 宋 范成大 菊谱·白花:“佛顶菊,亦名佛头菊。中黄心极大,四傍白花一层绕之,初秋先开白花,渐沁微红。”
《漢語大詞典》:黄花蒿
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黄色花,全草供药用,可提取芳香油或配制农药,夏秋亦以泡作清凉饮料。苗茎可嫁接菊花。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黄花蒿
《漢語大詞典》:和尚菜
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多生于山林及溪涧,自根丛生小叶,似款冬,果有暗紫色刺毛,可食。见 明 朱橚 救荒本草卷三。
《國語辭典》:大丽花(大麗花)  拼音:dà lì huā
植物名。菊科天竺牡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和瓜地马拉。高六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叶一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片卵形。夏秋开花,头状花序具长梗,其色不一,大而美丽,径六至十五公分。也称为「大理花」、「大理菊」、「天竺牡丹」。
《國語辭典》:山道年  拼音:shān dào nián
一种药品。为英语santonin的音译。由菊科植物山道年或其他同属植物的乾燥花蕾中提炼而出。以前曾用为驱虫剂,因毒性大,现已少用。也译作「山道宁」、「山杜年」、「珊笃宁」、「散道宁」、「散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