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药膳(藥膳)  拼音:yào shàn
以中医药材配合食物调理成的补品。如人参、当归、枸杞、茯苓、银耳、莲子等都可以作为药膳的配方。常见的药膳如人参鸡、枸杞鳗、当归鸭。
《國語辭典》:鲜味(鮮味)  拼音:xiān wèi
美味。如:「鲜味可口。」
《國語辭典》:行菜  拼音:xíng cài
饭馆里的跑堂、端菜的夥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食店》:「或热或冷,或温或整,或绝冷,精浇、臕浇之类,人人索唤不同。行菜得之,近局次立,从头唱念,报与局内。」
分類:菜肴
《漢語大詞典》:甘果
(1).香甜的果子。 汉 李尤 《德阳殿赋》:“葡萄安石,蔓延蒙笼,橘柚含桃,甘果成丛。” 郭沫若 《骆驼》诗:“春风吹醒了绿洲,贝拉树垂着甘果。”
(2).泛指果品菜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甘果继进,清酒徐行。”
《國語辭典》:过饭(過飯)  拼音:guò fàn
以菜肴下饭。《醒世恒言。卷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向门缝里张时,只见石小姐将这碟腌菜叶儿过饭。」
《國語辭典》:调味(調味)  拼音:tiáo wèi
调理食物的滋味。汉。王充《论衡。谴告》:「狄牙之调味也,酸则沃之以水,淡则加之以咸,水火相变易,故膳无咸淡之失也。」
《漢語大詞典》:脾臄
牲体的内脏和口舌。借指美味的菜肴。《诗·大雅·行苇》:“嘉殽脾臄,或歌或咢。”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洗沐恣兰芷,割烹厌脾臄。” 宋 沈辽 《寄题谭氏需亭》诗:“相期一穷达,岂止为脾臄。”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客从远方来,咄嗟办脾臄。”
《國語辭典》:鹅掌(鵝掌)  拼音:é zhǎng
鹅足有薄皮相连,如人手掌,称为「鹅掌」。宋。葛长庚〈鹧鸪天。翠幄张天见未曾〉词:「翠幄张天见未曾,驼峰鹅掌出庖烹。」《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因誇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
《漢語大詞典》:鱼鲑(魚鮭)
鱼类菜肴。陈书·周迪传:“﹝ 周廸 ﹞后遣人潜出 临川郡 市鱼鮭,足痛,舍於邑子,邑子告 临川 太守 骆牙 , 牙 执之,令取 迪 自効。”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吴 人总称鱼菜为鮭。” 元 袁桷 《越船行》:“自古鱼鮭厌明 越 ,明日今朝莫论説。”
分類:鱼类菜肴
《漢語大詞典》:看菜
供陈设的菜肴。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皇帝初九日圣节:“御厨制造宴殿食味,并御茶牀上看食、看菜、匙筯、盐楪、醋罇。”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酒楼:“酒未至,则先设看菜数楪,及举杯则又换细菜。”
分類:陈设菜肴
《國語辭典》:打底  拼音:dǎ dǐ
1.尽头、末尾的部分。《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恰才在拶里面打底床铺上坐地底官人,教我把来与小娘子。」
2.事先安排。《金瓶梅》第九五回:「你且拿了点心,与我打了底儿著。」
3.绘画上指先定底部。《通俗编。品目》引元。汤垕《画论》:「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
4.股票术语。股价由谷底回升,随后遭逢卖压而再度跌落,但在谷底附近又获得支撑。如此来回多次,便迅速脱离谷底而一路上涨。此段低档盘旋期间,称为「打底」。
《漢語大詞典》:肴胾(餚胾)
鱼肉等比较丰盛的菜肴。 宋 张耒 《冬日放言》诗之三:“老妻坐我傍,餚胾屡炮煎。”
鱼肉等比较丰盛的菜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鱼、羊、麞、鹿,时荐肴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湘裙:“俄而肴胾罗列,烹飪得宜。”
《國語辭典》:光面  拼音:guāng miàn
平滑的表面。如:「光面玻璃」、「光面相片」。
《國語辭典》:光面(光麵)  拼音:guāng miàn
以最简便的佐料调理,而不加菜肴的汤面。也称为「阳春面」。
分類:菜肴汤面
《国语辞典》:北食  拼音:běi shí
北方的食品、菜肴。如:「一般说来,北食偏咸,南菜偏甜。」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食店》:「南食店谓之南食,川饭分茶。盖因京师开此店,以备南人不服北食者。」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面食店》:「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以备江南往来士夫,谓其不便北食故耳。」
《國語辭典》:小菜  拼音:xiǎo cài
1.烹调较简单,可用来下酒或佐食的菜肴。通常用盐或酱渍制而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寡酒难吃,须赐我小菜少许。」《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小厮每早到三里路外镇市上买些柴米油盐小菜之类,回家与娘子度日。」
2.北平方言:(1)指地位卑贱、不受重视、可有可无的人。(2)指十分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