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阿耨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略。涅槃经三十五曰:「阿耨菩提,信心为因。」智度论三十四曰:「众生闻我名者,必得阿耨菩提。」教行信證二曰:「阿耨菩提者,即是涅槃界。」
【佛学常见辞汇】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简称。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明心菩提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种菩提之一。(参见:菩提)附录。
【三藏法数】
谓登地菩萨,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清净明了,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是名明心菩提。(登地菩萨者,即登初欢喜地菩萨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受菩提心戒仪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受真言菩提心戒之法。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总为五法。各有长行偈颂与咒。
南谟阿梨耶婆卢枳帝烁钵罗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Nama a%rya%valokites/vara%ya bodhisattva%ya maha%sattva%ya,大悲咒之首,归命于观自在菩萨之语也。总为莲华部之归命句。南谟者归命,阿梨耶者圣,婆卢枳帝者观,烁钵罗耶者自在,菩提萨埵婆耶者菩萨,摩诃萨埵婆耶者摩诃萨。即归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也。
毗卢遮那如来菩提心赞
【佛学大辞典】
(杂名)称大日经转字轮品金刚手所说之六句。其文曰:「归命菩提心,归命发菩提。稽首于行体,地波罗蜜等。恭礼先造作,归命證空者。」
后生菩提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于后世生极乐,得菩提之果也。
真性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菩提之一。(参见:菩提)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
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庄严菩提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
速證无上正等菩提
【佛学大辞典】
(杂语)药师如来十二愿中第九愿之愿意也。曰:「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菩萨行,速證无上正等菩提。」
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行者初入初地,见法明道,得无盖障三昧,名曰净菩提心。大疏三曰:「初入净菩提心门,见法明道,如识种子迦罗罗时。」
净菩提心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清净之菩提心,是东方阿閦如来之三摩地,一切众生成佛之正因也。一切众生必以此净菩提心为因,證入一切如来之境界,故有门之称。大日经疏一曰:「入佛智慧有无量方便门,今此宗直以净菩提心为门,若入此门即初入一切如来境界。」
净菩提心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初地之异名,是为真言行者初心之位次,三句义之菩提心为因配于此地。见秘藏记末。
净菩提心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字轮观之异名。(参见:字轮观)
恶性须菩提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须菩提)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