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寨屋
指营房。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七年:“丁亥,命措置 襄阳 寨屋, 梁克家 曰:‘将徙 荆南 之屯否?’帝曰:‘欲令移去,如何?’”
分類:营房
《漢語大詞典》:营屋(營屋)
(1).建造房屋。
(2).犹营房。宋史·河渠志七:“发捍江兵士五十名,专充开撩沙浦,不得杂役,仍从本府起立营屋居之。”
《國語辭典》:营舍(營舍)  拼音:yíng shè
营区的建筑物,供部队驻宿之用。《宋史。卷二八五。贾昌朝传》:「太祖朝,令诸军毋得食肉衣帛,营舍有粥酒肴则逐去,士卒有服缯䌽者笞责之。」
《漢語大詞典》:营部(營部)
(1).营舍;营房。东观汉记·耿秉传:“ 秉 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宋书·自序传·沈林子:“ 高祖 每征讨, 林子 輒摧锋居前,虽有营部,至於宵夕,輒勑还内侍。” 唐 权德舆 《岐国公杜公淮南遗爱碑铭》:“营部未葺,囷仓未完。”
(2).指古 营州 ,今 东北 辽 东至 朝鲜 一带地方。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是故言元年者以王为 文王 ,而摈 箕子 於海外 营部 之域,使无乱统。”
(3). 明 代掌管建筑的官署,属工部。明史·职官志一:“﹝ 洪武 ﹞二十二年,改总部为营部。二十五年置营缮所。”
《漢語大詞典》:顿所(頓所)
营房;馆舍。梁书·武帝纪下:“己酉,行幸 白下城 ,履行六军顿所。”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戊戌,山陵使 韩琦 奏:‘山陵诸顿所调物过多,乞选朝臣一员付之计度。’” 清 郑燮 《板桥自叙》:“ 乾隆 十三年,大驾东巡, 燮 为书画史,治顿所,卧 泰山 絶顶四十餘日,亦足豪矣。”
分類:营房馆舍
《漢語大詞典》:垒舍(壘舍)
犹营房。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军社之所里。” 孙诒让 正义:“营军之垒舍者,军所止之处,则外周帀为壁垒,又於垒中为舘舍。尉繚子·战威篇云‘军垒成而后舍’是也。”
分類:营房
《國語辭典》:营房(營房)  拼音:yíng fáng
军队官兵的住所。
《國語辭典》:兵营(兵營)  拼音:bīng yíng
军队驻扎的地方。
《國語辭典》:野营(野營)  拼音:yě yíng
1.在野外扎营住宿。如:「他们背著装备去山里野营。」
2.在野外所扎的营帐。《三国演义》第五八回:「若迁延日久,操于河北立了营寨,难以退敌,不若乘今夜引轻骑劫野营。」
《漢語大詞典》:山营(山營)
扎在山中的营房。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幸凤阳泉应制》:“汤云出水殿,暖气入山营。” 唐 马戴 《赠淮南将》诗:“风涛辞海郡,雷雨镇山营。” 元 陈基 《凤口》诗:“溪坞晚含风,山营夜依谷。”
分類:山中营房
《國語辭典》:老营(老營)  拼音:lǎo yíng
1.旧指军队长期驻扎的营房。
2.旧称歹人、匪徒长期盘据的地方。如:「那批匪党盘据的老营就在山上。」
《國語辭典》:营帐(營帳)  拼音:yíng zhàng
1.营房。《宋史。卷三二六。田敏传》:「敏夜率锐兵,袭破其营帐。」
2.露营夜宿时所搭的帐篷。
《漢語大詞典》:焚次
谓烧毁军队营房。表示决一死战,有进无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 杜预 注:“次,舍也;焚舍示必死。”
《漢語大詞典》:营防(營防)
(1).营房及防御工事。 陈春生 《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夺佔子弹药库,纵火焚燬步队营防。”
(2).指驻防军。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八:“在此驻扎的营防已经下了动员令,不久就要出发。”
《漢語大詞典》:营廨(營廨)
营房官舍。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 洪州 迫隘,宫府营廨,皆不能容,羣臣日夕思归。”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更须采伐林木作楼櫓营廨,又须分正兵三四千人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