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8,分4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经营
营营
屏营
无营
营田
连营
行营
柳营
自营
营巢
军营
营垒
营缮
营丘
营私
《國語辭典》:经营(經營)  拼音:jīng yíng
1.往来回旋。《楚辞。刘向。九叹。怨思》:「经营原野,杳冥冥兮。」《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酆、鄗、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
2.规划、建筑。《书经。召诰》:「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
3.谋划、安排。《战国策。楚策一》:「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4.经办管理经济事业。如:「这家公司因为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的命运。」
《國語辭典》:营营(營營)  拼音:yíng yíng
1.往来频繁的样子。《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唐。白居易〈白牡丹〉诗:「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2.追求奔逐。《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虑营营。」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3.内心烦躁不安。《聊斋志异。卷一○。阿纤》:「中心营营,寝食都废。」
《國語辭典》:屏营(屏營)  拼音:bīng yíng
惶恐。《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涓人畴。」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分類:惶恐彷徨
《漢語大詞典》:无营(無營)
无所谋求。 汉 蔡邕 《释诲》:“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晋 束晰 《补亡》诗之二:“堂堂处子,无营无欲。” 宋 苏轼 《韩干画马赞》:“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无营。”《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乍可无营坐晦迹,不説有学行求知。四时活计看壚鏊,八节欢情对酒卮。”
分類:谋求
《國語辭典》:营田(營田)  拼音:yíng tián
1.经营农事。《新唐书。卷一一一。张俭传》:「大教民营田,收谷数十万斛。」
2.公家集聚流民,供给住宿以耕种田地的一种屯田制度。《文献通考。卷七。田赋考。屯田》:「营田者,募民耕之,而分里筑室。」
3.屯田的田地。《新唐书。卷一四三。薛珏传》:「初,州有营田,宰相遥领使,而刺史得专达。」
《漢語大詞典》:连营(連營)
(1).扎营相连。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帝闻 备 兵东下,与 权 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餘里。”北史·宇文护传:“ 护 连营渐进,屯军 弘农 。”
(2).指连绵不绝的营寨。 唐 李白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诗:“ 函谷 絶飞鸟, 武关 护连营。” 清 王省山 《秣陵纪事》诗:“沿江数十里,连营高垒起。”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贯索九星在其前,贱人之牢也……一曰连营,一曰天牢,主法律,禁暴强也。”
《國語辭典》:行营(行營)  拼音:xíng yíng
1.出征时的军营或特指统帅出征时办公的地方。北周。庚信 咏画屏风诗二五诗之一六:「浅草开长埒,行营绕细厨。」唐。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吴山依重镇,江月带行营。」
2.出兵、行军。《新五代史。卷一一。周太祖本纪》:「威居军中,延见宾客,褒衣博带,及临阵行营,幅巾短后,与士卒无异。」
《國語辭典》:柳营(柳營)  拼音:liǔ yíng
1.军营。参见「细柳营」条。唐。卢纶 送从叔归西川幕诗:「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唐。施肩吾 赠边将诗:「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
2.地名。隶属台南市柳营区。四周与东山区、下营区、六甲区、新营区为邻。清康熙时,漳、泉两州即有移民来此开发。有纵贯铁路及公路经过。
《國語辭典》:自营(自營)  拼音:zì yíng
自己经营而非委外经营。如:「学校打算将委外经营的福利社收回自营。」
《漢語大詞典》:营巢(營巢)
筑巢。 唐 元稹 《华岳寺》诗:“双燕营巢始西别,百花成子又东还。”宋史·乐志十四:“伊鹊营巢,珍禽攸处。”《花月痕》第三回:“玳梁指日誓双栖,此去营巢且觅泥。” 马南村 《燕山夜话·咏蜂和养蜂》:“它们内部有分工,无论营巢、采蜜、保育幼虫、清理蜂房等杂务,都有专责。”
分類:筑巢
《國語辭典》:军营(軍營)  拼音:jūn yíng
军队屯驻之处。如:「军营四周戒备森严。」
《國語辭典》:营垒(營壘)  拼音:yíng lěi
1.军营及其周围的防禦建筑物。
2.阵营。
《國語辭典》:营缮(營繕)  拼音:yíng shàn
土木工程的修建。《晋书。卷八一。桓宣传》:「比年营缮,并已修整。」《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恐陛下虽欲营缮,彼必有言说。」
《漢語大詞典》:营缮司(營繕司)
官署名。 明 清 属工部,掌营缮事宜。清史稿·职官志一:“营缮司所正、所副各一人……﹝ 顺治 ﹞十四年,增置营缮司所丞二人。”
《漢語大詞典》:营丘(營丘)
(1).古邑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临淄 北,以 营丘山 而得名。 周武王 封 吕尚 于 齐 ,建都于此。后改名 临淄 。史记·齐太公世家:“ 武王 已平 商 而王天下,封师 尚父 于 齐 营丘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营丘 ,在 青州 临淄 北百步外城中。”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吕尚 , 磻溪 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 营丘 。” 唐 李白 《鞠歌行》:“一举钓六合,遂荒 营丘 东。”一说在今 昌乐县 东南, 春秋 时名 缘陵 , 汉 置 营陵县 。
(2). 晋 时郡名。 东晋 时,数万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 前燕 慕容廆 , 廆 于 汉 辽西 临渝县 地安置 青州 ,别置 营丘郡 。地在今 辽宁省 沈阳市 西。见晋书·慕容廆载记
(3).指 宋 画家 李成 。 成 , 营丘 人,以山水画知名。 宋 苏轼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诗之一:“縹緲 营丘 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 宋 陆游 《舍北晚眺》诗之一:“ 樊川 诗句 营丘 画,尽在先生拄杖边。” 金 段成己 《题〈秋暮山行图〉》诗:“问公何从得此本,笔势髣髴 营丘 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元章 时已无 李 矣,何近日 营丘 之纷纷耶!”
《國語辭典》:营私(營私)  拼音:yíng sī
营谋私利。《汉书。卷八六。王嘉传》:「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