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萧条(蕭條)  拼音:xiāo tiáo
1.寂寥冷清的样子。《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唐。岑参 山房春事诗:「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2.经济不景气。
《国语辞典》:四壁萧条(四壁萧条)  拼音:sì bì xiāo tiáo
形容家境贫寒,屋内空无所有。如:「这几年来,他不事生产,坐吃山空,家中已是一贫如洗,四壁萧条。」
《国语辞典》:经济萧条(经济萧条)  拼音:jīng jì xiāo tiáo
经济景气循环中,因需求量远低于生产量而出现生产过剩、销货减少且售价普遍降低的现象,导致企业关闭,生产缩小而失业扩大,各种社会问题随之产生的一种现象。
《国语辞典》:兰玉萧条(兰玉萧条)  拼音:lán yù xiāo tiáo
比喻儿女稀少、子孙不繁盛。《中国历代戏曲选。明。陈与郊。文姬入塞》:「则为先中郎兰玉萧条,琴书失散。」
《國語辭典》:风雨萧条(風雨蕭條)  拼音:fēng yǔ xiāo tiáo
萧条,寂寞。风雨萧条指风雨交加,景象冷落。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访遗踪于女峡,风雨萧条。」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二○出:「今夕中秋佳节,风雨萧条。」
《国语辞典》:身后萧条(身后萧条)  拼音:shēn hòu xiāo tiáo
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或子女。如:「他老来多病,花光积蓄,身后萧条,非常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