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78,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梅花村
芍陂
牙旷
桑孔
名作
孟襄阳
名句
鸣世
琴溪
殷七七
田连
名业
沈东阳
钱塘潮
东陵侯
《漢語大詞典》:梅花村
著名风景地。在 广东省 博罗县 罗浮山 飞云峰 下。因梅树成林而得名。 宋 苏轼 《再用松风亭下韵》:“ 罗浮山 下 梅花村 ,玉雪为骨冰为魂。”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山语·罗浮:“ 梅花村 在山口,前对 麻姑 、 玉女 二峯,深竹寒溪,一往幽折,人多以艺梅为生,牛羊之所践踏,皆梅也。”
《漢語大詞典》:芍陂
又名 期思陂 。古代 淮水 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相传系 春秋 楚 相 孙叔敖 所凿,在今 安徽 寿县 南。因引 渒水 经 白芍亭 东积而成湖,故名。后汉书·循吏传·王景:“郡界有 楚 相 孙叔敖 所起 芍陂 稻田。” 李贤 注:“陂在今 寿州 安丰县 东。陂径百里,灌田万顷。”
《漢語大詞典》:牙旷(牙曠)
(1). 伯牙 和 师旷 的并称。二人皆 春秋 时著名音乐高手。 汉 班固 《答宾戏》:“若乃 牙 旷 清耳於管絃, 离娄 眇目於毫分。”
(2).泛指精通音乐的人。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 班 匠 不我顾, 牙 旷 不我録。” 唐 白居易 《法曲歌》:“愿求 牙 旷 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宋 韩维 《览梅圣俞诗编》诗:“安得 牙 旷 手,提耳发其聪。”
《漢語大詞典》:桑孔
汉 代著名理财家 桑弘羊 与 孔仅 的并称。《宋史·李韶传》:“就使 韩 白 復生, 桑 孔 继出,能为陛下强兵理财,何补治乱安危之数,徒使国家负不韙之名。” 梁启超 《张博望班定远合传》:“举 文景 数十年来官民之蓄积而尽空之,益以 桑 孔 心计,犹且不足。”
《國語辭典》:名作  拼音:míng zuò
有名的著作。南朝陈。徐陵〈与李那书〉:「常在公筵,敬析名作。」也作「名著」。
《漢語大詞典》:孟襄阳(孟襄陽)
即 孟浩然 。 唐 代著名诗人, 襄州 襄阳 人,故称。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且 孟襄阳 学力下 韩退之 远甚,而其诗独出 退之 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
《國語辭典》:名句  拼音:míng jù
1.著名的句子或短语。
2.文法上称谓语为「名词性」,或名词性词组的句子。如:「这是西瓜。」也称为「判断句」。
《漢語大詞典》:鸣世(鳴世)
著名于世。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文章鸣世与道德垂芳等,然众生尽时则此名尽,大丈夫不愿寝处其中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厥后有诗人 加黎陀萨 (Kalidasa)者出,以传奇鸣世,间染抒情之篇。”
分類:著名
《漢語大詞典》:琴溪
水名。在 安徽省 泾县 东北,传说 琴高 于溪中投药滓化为鱼而著名。 唐 李白 《宣城长史弟赠鹤》诗:“令弟佐 宣城 ,赠余 琴溪 鹤。” 唐 赵嘏 《西峰即事献沉大夫》诗:“山连 谢 宅餘霞在,水映 琴溪 旧浪春。”参见“ 琴高鱼 ”,参阅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
《漢語大詞典》:殷七七
唐 代道士,名 天祥 ,又名 道筌 ,自称 七七 ,以善幻术著名。太平广记卷五二引 五代 沈汾 续仙传·殷天祥:“﹝ 七七 ﹞醉歌曰:‘弹琴碧玉调,药鍊白朱砂。解醖顷刻酒,能开非时花。’”太平广记卷五二引 五代 沈汾 续仙传·殷天祥:“ 七七 酌水为酒,削木为脯,使人退行,指船即驻,呼鸟自坠,唾鱼即活……凡诸术不可胜纪。” 宋 苏轼 《后十馀日复至吉祥寺》诗:“安得道人 殷七七 ,不论时节遣花开。” 清 赵翼 《戏为迭字体寄邵耐亭》诗:“消寒欲过 燕九九 ,催花拟唤 殷七七 。”
《漢語大詞典》:田连(田連)
古代著名琴师。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田连 、 成窍 ,天下善鼓琴者也。”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伶伦 比律, 田连 操张。进御君子,新声憀亮。”
《漢語大詞典》:名业(名業)
(1).著名的业绩。 唐 元结 《吕公表》:“ 结 等迹参名业,尝在幕下,将纪盛德,示於来世。”
(2).功名与事业。 唐 李群玉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诗:“名业两未从,临风嘿舒气。”
《漢語大詞典》:沈东阳(沈東陽)
指 南朝 梁 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沈约 。 沈约 曾任 东阳 太守,故称。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七三:“未曾无兴咏,多谢 沈东阳 。” 宋 辛弃疾 《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词:“花知否?花一似 何郎 ,又似 沈东阳 。”
《國語辭典》:钱塘潮(錢塘潮)  拼音:qián táng cháo
钱塘江以潮水澎湃汹涌闻名,特称为「钱塘潮」。平均潮高达十三公尺,雄奇壮观,有世界第二大潮,第一险潮的美称。
《漢語大詞典》:东陵侯(東陵侯)
指 汉 邵平 。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四:“昔日 东陵侯 ,惟有瓜园在。” 唐 李白 《古风》之九:“ 青门 种瓜人,旧日 东陵侯 。”参见“ 东陵瓜 ”。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