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著脚(著脚)  拼音:zhuó jiǎo
落脚、立足。宋。陆游〈读史〉诗二首之一:「人间著脚尽危机,睡觉方知梦境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我陈珩若再向花柳丛中著脚时,永远前程不吉,死于非命。」
《漢語大詞典》:着脚(著脚)
立足;涉足。 清 费锡璜 汉诗总说五:“学诗须从第一义著脚,如立 泰 华 之巔,一切培塿,皆在其中。”
(1).置足,犹言亲临其地。 唐 韩愈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歷。” 宋 范成大 《桑岭》诗:“人言远游好,呼来试着脚。” 宋 杨万里 《寄题李与贤似剡庵》:“我曾着脚 勾践 国,奉詔 昭陵 省松柏。”
(2).指落脚;涉足。 宋 陆游 《读史》诗:“人间着脚尽危机,睡觉方知梦境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我 陈珩 若再向花柳丛着脚时,永远前程不吉,死於非命。”
(3).确实的,可靠的。《西游补》第六回:“我有一个道理:逕到臺上,见了 项羽 ,把 始皇 消息问他,倒是个着脚信。”
《国语辞典》:不著脚(不著脚)  拼音:bù zhuó jiǎo
不走动、不来往。如:「两家亲戚,为了一件小事,从此不著脚。」元。冯子翼〈岐山南显道冷香亭〉诗:「州县不著脚,时人笑清鲠。」
《国语辞典》:著脚书楼(著脚书楼)  拼音:zhuó jiǎo shū lóu
宋赵元考博览遍读,无书不记,世称为「著脚书楼」。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二:「赵元考彦若周翰之子也,无书不记,世谓『著脚书楼』。」
分类:博览
《国语辞典》:轮鎗拽步(轮鎗拽步)  拼音:lún qiāng yè bù
耍著枪、拖著脚步。形容轻敌或漫不经心的样子。《西游记》第四一回:「妖王轮鎗拽步,也无甚么盔甲,只是腰间束一条锦绣战裙,赤著脚,走出门前。」
《国语辞典》:携手接武(携手接武)  拼音:xī shǒu jiē wǔ
武,脚步。携手接武是指手拉著手,脚步跟著脚步。比喻跟别人亦步亦趋的学习。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八。回仙》:「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不若传吾之行。何以故?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
《国语辞典》:跣足科头(跣足科头)  拼音:xiǎn zú kē tóu
不戴帽子,光著脚。比喻极为随意,不受拘束。《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吃得性起,把巾服都脱去了,跣足科头,踞坐于椅上。」也作「科头跣足」。
《国语辞典》:指手顿脚(指手顿脚)  拼音:zhǐ shǒu dùn jiǎo
一面指著骂,一面跺著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如:「习惯指手顿脚的人交不到朋友。」
《国语辞典》:打赤脚(打赤脚)  拼音:dǎ chì jiǎo
光著脚。如:「爷爷常常打赤脚下田工作。」
分类: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