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玉葱(玉蔥)  拼音:yù cōng
洋葱的别名。参见「洋葱」条。
《骈字类编》:葱珩(葱珩)
诗: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传:葱,苍也。三命葱珩。疏正义曰:玉藻云:一命缊韨黝珩,再命赤韨黝珩,三命赤韨葱珩。是据诸侯而言也。彼云又累一命,至三命而止,而云葱珩,则三命以上皆葱珩也,故云三命葱珩,明至九命皆葱珩,非谓方叔唯三命也。
《漢語大詞典》:葱菁
亦作“葱菁”。 青翠而茂盛。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望南山之崔巍兮,顾北林之葱菁。” 明 袁宗道 《游西山一》:“褰帷一望,葱菁刺眼,心脾顿爽。” 清 唐孙华 《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杨芳苦不早,安得长葱菁。”
分類:青翠茂盛
《骈字类编》:葱韭(葱韭)
周礼载师:凡任地园廛,二十而一。疏注云:园少利者,此园则百亩,田畔家各二亩半,以为井灶,种葱韭及瓜,是园少利也。葱庄子: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厌 韭以宾寡人久矣。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
《漢語大詞典》:葱芊
青翠茂盛貌。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攒素既森蔼,积翠亦葱芊。” 元 揭傒斯 《寄题冯掾东皋园亭》诗:“池流澹无声,畦蔬蔚葱芊。” 清 方文 《启一子建作〈连理图〉赠予赋此答之》诗:“秋霜枫叶饱丹赤,杞条积翠还葱芊。”
《骈字类编》:葱河(葱河)
汉书西域传:见葱岭下。李鲍照荷花赋:润蓬山之琼膏,辉葱河之银烛。 白战城南乐府: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旋马天山雪中草。
《漢語大詞典》:鹿葱(鹿蔥)
亦作“ 鹿葱 ”。
(1).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鳞茎,夏日生花轴,轴顶生数花,花淡红紫色。因花色与萱稍相似,古人曾误认为萱。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晋 嵇含 《〈宜男花赋〉序》:“宜男多植幽皋曲隰,或寄华林玄圃, 荆 楚 之士,号曰鹿葱。” 宋 杨万里 《夏日绝句》:“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一名鹿葱。’今验此花,中有鹿斑文,与萱小同而大异,其开花亦不并时,则知当以有鹿斑者为鹿葱,无斑文者为萱云。”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四:“《羣芳谱》云:‘鹿葱,色类萱,无香,鹿喜食之,故名。’”
(2).藜芦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藜芦:“黑色曰藜,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根际似葱,俗名葱管,藜芦是也。北人谓之憨葱,南人谓之鹿葱也。”
《漢語大詞典》:葱倩
亦作“葱倩”。 草木青翠而茂盛。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当严劲而葱倩,承和煦而芬腴。”
《漢語大詞典》:葱蔚
亦作“葱蔚”。 草木青翠而茂盛。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桂椒葱蔚兮,松柏青苍。”红楼梦第二回:“就在后边一带花园里,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葱蔚洇润之气,那里像个衰败之家。”《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初二》:“自入 高臺 境内,田土腴润,涧泉流处皆有土木小桥,树林葱蔚,颇似南中野景。”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每人每年在祖墓旁边,种一棵小树,不到十年,我们 中国 也到处有了葱蔚的山林。”
《漢語大詞典》:葱昽(葱曨)
亦作“葱曨”。 明丽貌。 唐 杜甫 《往在》诗:“镜奩换妆黛,翠羽犹葱曨。” 宋 苏轼 《江郊》诗:“江郊葱曨,云水蒨绚。” 宋 苏轼 《和归园田居》序:“晚日葱曨,竹阴萧然,时荔枝纍纍如芡实矣。”
分類:明丽
《骈字类编》:葱山(葱山)
唐书高宗纪:六年五月,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伐贺鲁。
《骈字类编》:葱叶(葱叶)
后汉书井丹传: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居北宫,皆好宾客,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盛,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 紫薇诗话:张子厚尝游山寺诗有,冻仆堆堆依灶燎,山僧草草具盘飧。井丹已厌尝葱叶,庾亮何劳惜薤根。盖寺僧具食极疏略故也。
《骈字类编》:葱薤(葱薤)
礼记:为君子择葱薤,则绝其本末。
又作䪥。宋书乐志见麻枲下。
《韵府拾遗 东韵》:油葱
陈师道诗:已辨煮饼浇油葱。
《骈字类编》:葱根(葱根)
古庐江小吏妻诗: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