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覃韵》:紫蓝(紫蓝)
名医别录:紫蓝,味咸无毒,主食肉得毒,能消除。
《韵府拾遗 覃韵》:萦蓝(萦蓝)
赵师侠词:一水萦蓝,群峰耸翠,天接高寒。
《漢語大詞典》:法蓝(法藍)
即珐琅。《西游记》第十六回:“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参见“ 珐瑯 ”。
分類:珐琅
《國語辭典》:珐琅(琺瑯)  拼音:fà láng
不透明玻璃质物体,色白,可加各种色彩,涂在金属器物表面,做装饰及防锈蚀用。
《國語辭典》:二蓝(二藍)  拼音:èr lán
较深蓝浅的蓝色。《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脚下穿一双二蓝尖头绣碎花的弓鞋,那大小只好二寸有零,不及三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一个是二蓝宁绸羔皮袍子,白灰色宁绸羔皮马褂。」
分類:蓝色
《漢語大詞典》:黄蓝(黄藍)
红蓝花的别名。又称红花。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 张騫 使 西域 还,得大蒜、安石榴、胡桃、蒲桃、胡葱、苜蓿、胡荽、黄蓝。”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红蓝花
分類:红蓝红花
《漢語大詞典》:擘蓝(擘藍)
十字花科植物。二年生草本。叶长卵圆形,蓝绿色,茎膨大为球形,外皮绿白、绿或紫色,可鲜食或腌制。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腌菜》:“霜降后醃菜,除瓜茄、芹芥、萝卜、擘蓝、箭干白、春不老之外,有白菘菜者,名黄芽菜,乃都门之极品,鲜美不减 富阳 冬笋。”
《漢語大詞典》:跋蓝(跋藍)
穷困可怜。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三出:“则俺那俊多才,怕不道思量俺,争奈他身命儿太跋蓝。” 徐嘉瑞 《金元戏曲方言考》:“跋蓝,穷困可怜。”
分類:穷困可怜
《國語辭典》:宝蓝(寶藍)  拼音:bǎo lán
一种很鲜亮的蓝色。《儒林外史》第四一回:「穿著一件宝蓝纱大领披风。」
分類:鲜亮蓝色
《骈字类编》:冬蓝(冬蓝)
尔雅:葴,马蓝。注:今大叶冬蓝也。齐民要术:九月种冬蓝。注:冬蓝木蓝也。
《漢語大詞典》:奇蓝(奇藍)
见“ 奇南香 ”。
《漢語大詞典》:奇南香
香木名,即沉香。亦省称“ 奇南 ”。南,也写作“蓝”。 明 陈继儒 《偃曝谈馀》卷下:“ 占城 奇南,出在一山。酋长禁民不得采取,犯者断其手。彼亦自贵重。星槎胜览作琪楠。 潘赐 使外国回,其王餽之,载在志,则作奇蓝,此当是的。”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闽小纪云:‘千年榕树,上生奇南香。’”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九:“奇南香出 占城 等国,志书作奇南,星槎胜览作棋楠, 安南 人书作奇蓝,近人又作伽南。”
《漢語大詞典》:秋蓝(秋藍)
秋日的蓝草,经加工,可染织物。 唐 李贺 《河阳歌》:“染罗衣,秋蓝难着色。”
《骈字类编》:蓝布(蓝布)
续文献通考:琐里,西洋海中小国也。产撒哈剌、红八者、蓝布、觊木里布、白苾布。
《骈字类编》:蓝黄(蓝黄)
文献通考:宋仁宗时。太平日久。士民富乐。寖为浮侈。乃下诏禁约。令京师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女子不得衣白褐毛叚。并黪褐帛。
《國語辭典》:蓝翎(藍翎)  拼音:lán líng
清代礼帽上的一种饰物。插在帽后,用鹖羽制成,因其色蓝,故称为「蓝翎」。初由皇帝赐给官阶较低而有功勋的臣子,后赏赐浮滥,渐可由纳赀而得。《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他家那位姑爷,革去阁学,赏了个蓝翎侍卫,在大门上行走。」
《骈字类编》:蓝帕(蓝帕)
刘遵 繁华应令诗 金屏障翡翠,蓝帕覆薰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