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圃事  拼音:pǔ shì
农事。指种蔬菜瓜果等。明。祝允明〈南园赋〉:「大抵人场既偏,圃事聿周。」
《國語辭典》:酸馅(酸餡)  拼音:suān xiàn
菜包子。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閒便来寺里吃酸馅来。」《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宋四公夜至三更前后,向金梁桥上四文钱买两只焦酸馅,揣在怀里。」
分類:蔬菜包子
《國語辭典》:打底  拼音:dǎ dǐ
1.尽头、末尾的部分。《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恰才在拶里面打底床铺上坐地底官人,教我把来与小娘子。」
2.事先安排。《金瓶梅》第九五回:「你且拿了点心,与我打了底儿著。」
3.绘画上指先定底部。《通俗编。品目》引元。汤垕《画论》:「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
4.股票术语。股价由谷底回升,随后遭逢卖压而再度跌落,但在谷底附近又获得支撑。如此来回多次,便迅速脱离谷底而一路上涨。此段低档盘旋期间,称为「打底」。
《漢語大詞典》:莲花白(蓮花白)
(1).亦作“ 莲华白 ”。酒名。 金 元好问 《拾瓦砾》诗:“ 倪 家莲华白,每酿必见貽。” 元 李治 《鹧鸪天·中秋同遗山饮文仲家莲花白》词:“情知天上莲花白,压尽人间竹叶青。” 鲁迅 《呐喊·端午节》:“莲花白竟赊来了,他喝了两盃,青白色的脸上泛了红。”
(2).蔬菜名。 艾芜 《石青嫂子》:“黄牙白、莲花白必须到冬天才能长好卷起。”
《漢語大詞典》:瓢儿菜(瓢兒菜)
蔬菜名。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贴地生长,叶片近圆形,向外反卷,黑绿色,有光泽。
《漢語大詞典》:果茹
瓜果蔬菜。新五代史·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 庄宗 ﹞又好聚敛,分遣人为商贾,至於市肆之间,薪芻果茹,皆称中宫所卖。” 清 吴伟业 《寿王鉴明五十》诗:“果茹飴儿孙,樵苏课僮僕。”
《漢語大詞典》:蔬蓏
蔬菜瓜果。新唐书·东夷传·流鬼传:“土多狗,以皮为裘。俗被髮,粟似莠而小,无蔬蓏它穀。” 元 王祯 农书卷二:“蔬蓏亦不可闕者,故穀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饉。” 清 龚自珍 《陆彦若所著书序》:“《尧典》言百穀矣,其后但言五穀、六穀、九穀,五六九以外,蔬蓏可材,尽《尧典》之所谓穀也。”
《漢語大詞典》:殽蔌
肉食和蔬菜。 宋 司马光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在家殽蔌餘几何,一日风光不宜弃。”
分類:肉食蔬菜
《國語辭典》:菜薹  拼音:cài tái
十字花科蔬菜植物的花茎。如:「油菜薹」、「芥菜薹」。
《國語辭典》:择菜(擇菜)  拼音:zhái cài
1.采拾野菜。《庄子。让王》:「孔子穷于陈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
2.挑拣蔬菜中可食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黄韭
蔬菜名。即韭黄。 宋 苏轼 《送范德孺》诗:“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参见“ 韭黄 ”。
《國語辭典》:韭黄(韭黃)  拼音:jiǔ huáng
1.韭菜的根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六。菜部。韭》:「韭之茎名韭白,根名韭黄,花名韭菁。……韭之美在黄,黄乃未出土者。」
2.黄嫩的韭菜。
《漢語大詞典》:风菜(風菜)
(1).药草名。
(2).一种供制腌菜用的蔬菜。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荷香 的娘端了一盆刚腌好的风菜出来,放在当地;又将墙脚边晒着的大瓮,搬过一个;动手将风菜一颗颗地揿入瓮中。”
《國語辭典》:大蒜  拼音:dà suàn
植物名。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球形至扁球形,外皮膜质,常由多个瓣状小鳞茎组成,多生于暖地原野间。叶扁平,长线形,有微棱,色多浅绿,气微臭。伞形花序密具珠芽,间有数花,花被六片,常粉红色。茎叶皆可食。具有健胃、整肠、趋寄虫等功效。
《漢語大詞典》:百蔬
亦作“ 百疏 ”。 各种蔬菜。国语·鲁语上:“昔 烈山氏 之有天下也,其子曰 柱 ,能殖百穀百蔬。”荀子·富国:“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 杨倞 注:“疏与蔬同。”
分類:蔬菜
《漢語大詞典》:豆蔬
用作副食品的豆和蔬菜。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下山一里,復渡南门,又东北三里,携豆蔬抵 天妃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