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丘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虎丘剑光
 
阖闾墓

相关人物
阖闾


《吴地记》
虎邱山,避唐太祖讳,改为武邱山,又名海涌山,在吴县西北九里二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冢,铜?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史记》云:「阖闾冢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冢,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锯其上,故名虎邱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邱,十万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邱。」秦始皇东巡,至虎邱,求吴王宝剑。其虎当坟而踞,始皇以剑击之,不及,误中于石。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于今虎?,唐讳虎,钱氏讳?,改为浒墅。剑无复获,乃陷成池,故号剑池。池旁有石,可坐千人,号千人石。其山本晋司徒王珣与弟司空王?之别墅。咸和二年,舍山宅为东西二寺,立祠于山。寺侧有贞娘墓,吴国之佳丽也。行客才子多题诗墓上。有举子谭铢作诗一绝,其后人稍稍息笔。
《國語辭典》:虎丘  拼音:hǔ qiū
山名。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北,为吴王阖闾埋葬处,是苏州的名胜。也称为「海涌山」、「武丘」。
《骈字类编》:虎邱
唐书田游岩传时有史德义者昆山人居虎邱山骑牛带瓢出入廛野高宗闻其名召至洛阳俄称疾归上越绝书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邱筑三日而白虎居 故号虎邱 明一统志虎邱山在苏州府城西北九里一名海涌山中有剑池千人坐石越绝书吴王阖闾葬山下葬三日白虎蹲踞其上因名或云秦始皇尝登此将发吴冢有白虎出焉陈顾野王序有云高不抗云深无藏景卑非培塿浅异疏林路若绝而复通石将断而更缀巨丽之名山大吴之胜壤也寺又虎邱寺在虎邱山晋司徒王珣与弟珉舍宅为之 有生公讲堂昔生公讲经于此无人信者乃聚石为徒与讲至理石皆点头
韩翃赠长洲何主簿诗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邱居
刘长卿 题武邱寺诗 青林虎邱寺,林际翠微路。
白 易想东游五十韵诗泉石谐天竺烟霞识虎邱能刘禹锡题报恩寺诗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邱发薛 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诗驱马复乘流何时虎邱有
黄滔寄蒋先辈诗千载三吴 高迹虎邱山翠益崔嵬
《国语辞典》:剑池(剑池)  拼音:jiàn chí
湖泊名:(1)位于江苏省吴县虎丘山。相传因秦始皇以剑击虎,误中于石,陷为池而得名。(2)位于江西省丰城县西南三十里。相传晋时雷焕于此得龙泉、太阿双剑。
《漢語大詞典》:虎阜
即 虎丘 。 清 顾炎武 《永夜》诗:“山怜 虎阜 从波涌,路识 閶门 与帝通。”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 江 南好, 虎阜 晚秋天。”参见“ 虎丘 ”。
分類:虎丘
《國語辭典》:虎丘  拼音:hǔ qiū
山名。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北,为吴王阖闾埋葬处,是苏州的名胜。也称为「海涌山」、「武丘」。
《漢語大詞典》:真娘墓
亦作“ 真孃墓 ”。 在今 江苏 苏州市 虎丘 西。 唐 白居易 《真娘墓》诗:“ 真娘 墓, 虎丘 道;不识 真娘 镜中面,唯见 真娘 墓头草。” 唐 李商隐 《和人题真娘墓》诗自注:“ 真娘 , 吴 中乐妓,墓在 虎丘山 下寺中。”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参见“ 真娘 ”。
《漢語大詞典》:真娘
亦作“ 真孃 ”。 唐 时 吴 妓。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六:“ 真娘 者, 吴国 之佳人也,时人比於 钱塘 苏小小 ,死葬 吴 宫之侧,行客慕其华丽,竞为诗题於墓树。” 清 阎尔梅 《观虎丘祭厉坛者》诗:“短簿簪花儺厉鬼, 生公 举箸饭 真孃 。” 沈砺 《虎丘吊阖闾》诗:“ 真娘 声价艷千秋,多少新诗咏 虎丘 。”
《漢語大詞典》:鹤涧(鶴澗)
亦作“ 鹤磵 ”。 地名。在 苏州 虎丘 。 明 邢昉 《阊门遇穆清因讯僧弥》诗:“小浮 鹤涧 緑,花映杜鹃红。” 清 顾炎武 《郝将军言及旧事感而有赠》诗:“风高剑气 蛉川 外,水沸茶声 鹤涧 东。” 王遽常 汇注引 徐嘉 曰:“ 陆友仁 《砚北杂志》:‘ 虎阜 有 清远道士 养鹤涧 。’” 清 改琦 《酹江月·石湖》词:“ 鹤磵 烟消, 马塍 雨黯,棖触今犹昔。”
《漢語大詞典》:千人石
石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山 剑池 旁。相传 南朝 梁 高僧 生公 说法于此。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虎丘山 ﹞ 池 ( 剑池 )边有石可坐千人,号 千人石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政事·冢墓门:“ 虎丘 涧侧有平石,可容千人坐,谓之 千人石 。俗传,因 生公 讲法於此。” 清 陈维嵩 《新雁过妆楼·虎丘感旧》词:“紺殿雕轩 千人石 ,夜深曾记同游。”
《漢語大詞典》:短簿祠
晋 王珣 的祠庙,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山 。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沈友圣虎丘即事》诗之三:“ 生公 石上广场开,短簿祠荒闭緑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陈沧州 ﹞《重游虎邱》诗云:‘……春风再扫 生公 石,落照仍衔短簿祠。’”
《國語辭典》:白公堤  拼音:bái gōng tí
地名:(1)位江苏省吴县虎邱下。唐白居易任职苏州刺史时所筑。(2)位于浙江省杭县西湖中。杂植花木,风景妙丽,唐时称为「白沙堤」,后传说为白居易所筑,故称为「白公堤」。简称为「白堤」。
《漢語大詞典》:白沙堤(白沙隄)
堤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断桥 与 孤山 之间。也称 断桥堤 。相传为 白居易 任 杭州 刺史时所筑,故又称 白公堤 、 白堤 。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緑杨阴里 白沙隄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杭州府·西湖》
《漢語大詞典》:陆羽泉(陸羽泉)
相传 陆羽 见 虎丘 山泉清冽甘甜,嘱人于 虎丘 “千人石”西挖泉井一眼。后人称之为“陆羽泉”、“陆羽井”。《舆地纪胜·江南·平江府》:“ 陆羽 泉,在 吴县 西北九里, 陆鸿渐 尝烹茶於此,言天下第三水也。”《苏州风物志·憨憨泉与第三泉》:“第三泉因与 陆羽 有关,因此又称‘陆羽井’。又因过去附近有座石观音殿,故民间又俗称‘观音泉’。”
《漢語大詞典》:讲石(講石)
指 苏州 虎丘 生公讲台 。也称 千人石 、 生公石 。相传为 南朝 梁 竺道生 说法之处。 王闿运 《上征赋》:“周览既倦,乃登 虎阜 ,抚五人之碑,抔 要离 之土,坐 生公 之讲石,窥 灵巖 之洞户。”
《漢語大詞典》:二丘
(1).圆丘与方丘。古时天子祭天地之处。《南齐书·礼志上》:“中朝省二丘以并二郊。”《北史·周纪上》:“予本自 神农 ,其於二丘,宜作厥主。”
(2).指 苏州 虎丘山 与 闾丘公 。 宋 苏轼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絶句》之一:“当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娱宾得二 丘 。”原注:“郡人有 閭丘公 。太守 王规父 尝云:‘不謁 虎丘 ,即謁 閭丘 。’”
《漢語大詞典》:试剑石(試劍石)
(1).石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 。传说 秦王 或 吴王 试剑于此。见 宋 范成大 吴郡志·虎邱
(2).石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 。相传 三国 时 孙权 、 刘备 试剑于此。
(3).石名。在 江苏省 铜山县 东南 汉高祖庙 , 宋 苏轼 有铭。
(4).石名。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伏波山 还珠洞 (也称 伏波岩 )内,相传 汉 马援 试剑于此。
(5).石名。在 湖北省 鄂州市 鄂城 西山 (即 樊山 )上,相传 三国 孙权 试剑于此。
(6).石名。在 湖南省 平江县 东 道岩山 上,相传 许旌阳 试剑于此。
《漢語大詞典》:云岩寺(雲巖寺)
寺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山 。又称 虎丘山寺 。今尚存 五代 所建 云岩寺塔 ,又名 虎丘塔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寺院》:“ 云巖寺 ,在 长洲 西北九里 虎丘山 ,即 晋 东亭 献穆公 王珣 及其弟 珉 之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