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浮伪
虚伪。后汉书·郎顗传:“当其迁者,竞相荐謁,各遣子弟,充塞道路,开长姦门,兴致浮伪,非所谓率由旧章也。” 唐玄宗 《〈孝经〉序》:“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 宋 司马光 《论举选状》:“如此,则求贤之路广,请託之源絶,浮伪之风息,得人之颂兴矣。” 章炳麟 《别录》:“其持书求荐,援引当道,浮伪諛佞,则胥徒所无也。”
分類:虚伪
《國語辭典》:无情(無情)  拼音:wú qíng
1.没有感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总因风伯太无情,以致篙师多失色。」《红楼梦》第五二回:「别人去了也罢,麝月秋纹也这样无情,各自去了。」
2.不留情面。如:「翻脸无情」。宋。欧阳修 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词:「花底一尊谁解劝,增眷恋,东风回晚无情绊。」
3.忘情。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佛教用语。指没有情识作用的东西。如植物、矿物等。如:「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國語辭典》:实在(實在)  拼音:shí zài
1.的确、真正。《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只有他写的是实在年庚,五十岁。」《红楼梦》第三六回:「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著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
2.实际、其实。如:「名义上是大学生,实在只是个小学程度。」
3.四柱册的一项分项。参见「四柱册」条。
《國語辭典》:实在(實在)  拼音:shí zai
1.诚实、可靠。如:「他的为人很实在。」
2.实牢、坚固。如:「这张桌子做得实在。」
《國語辭典》:情伪(情偽)  拼音:qíng wèi
1.真诚与虚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张汤李广,为吏所簿,别情伪也。」
2.虚实,尤指弊病。《管子。七法》:「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新唐书。卷一七○。王锷传》:「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
《國語辭典》:巧言  拼音:qiǎo yán
动听而不实在的话。《庄子。人间世》:「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三国演义》第八二回:「汝东吴害了朕弟,今日敢以巧言来说乎!」
《國語辭典》:嚣嚣(囂囂)  拼音:xiāo xiāo
1.无欲自得的样子。《孟子。尽心上》:「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2.言语纷纭的样子。《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漢語大詞典》:奸欺(姦欺)
亦作“奸欺”。 虚伪欺诈。 唐 陆贽 《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乃以一人之听览而欲穷宇宙之变态,以一人之防虑而欲胜亿兆之姦欺。” 唐 韩愈 《送穷文》:“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姦欺,不忍害伤。”明史·詹仰庇传:“乞备覈宜留宜革,并出入多寡数,以杜奸欺。”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 日本 当封建时,算术至疏,顾无隐漏姦欺之患。”
分類:虚伪欺诈
《國語辭典》:奸诈(奸詐)  拼音:jiān zhà
虚伪诡诈。《西游记》第四三回:「他极奸诈,若放了他,恐生恶念。」《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一个外郎叫做丘三,是个极狡猾奸诈的。」也作「奸诈」。
《國語辭典》:奸诈(姦詐)  拼音:jiān zhà
虚伪诡诈。《管子。明法解》:「权衡平正而待物,故奸诈之人不得行其私。」《汉书。卷七一。隽不疑传》:「廷尉验治何人,竟得奸诈。」也作「奸诈」。
《國語辭典》:诈伪(詐偽)  拼音:zhà wèi
欺诈虚伪。《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众人有平日恨他的,把他姓名及平日所为奸盗诈伪事,是长是短,一一告诉出来。」
《國語辭典》:虚谈(虛談)  拼音:xū tán
空谈。《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张公好虚谈而无实用,倾险小人也。」
《漢語大詞典》:巧伪
虚伪不实。庄子·盗跖:“此夫 鲁国 之巧伪人 孔丘 非邪?”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今 支那 之民非特智识未开也,退化之后,流于巧伪。”
《國語辭典》:虚数(虛數)  拼音:xū shù
1.不实的数目。《金史。卷一○九。陈规传》:「御壮健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取细弱以增虚数。」
2.数学上指负数的平方根。如-1开根号。凡-1开根号的实数倍称为「纯虚数」。有时,凡非实数的复数也称为「虚数」。
《國語辭典》:假节(假節)  拼音:jiǎ jié
1.持符节为使臣。《汉书。卷一二。平帝纪》:「遣太仆王恽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
2.借用符节。《战国策。燕策二》:「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
《國語辭典》:符节(符節)  拼音:fú jié
1.古代出入城门关卡的一种凭證。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各取其一,使用时相合以为凭。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为凭證。《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唐。元结〈舂陵行〉:「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2.形容相符合、吻合。《孟子。离娄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國語辭典》:作伪(作偽)  拼音:zuò wèi
作假。《书经。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國語辭典》:貌言  拼音:mào yán
表面的话。《史记。卷六八。商君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