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五大虚空藏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修法。用于天变地妖之祈祷。
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五大虚空藏修法之仪轨。
太虚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浩浩宇宙之虚空也,毕竟无为无物,故云顽空,偏空,太虚空。以譬小乘之涅槃,而别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菩提心论曰:「当观二乘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但净意识,不知其他。久久成果位,以灰身灭智趣其涅槃,如太虚空湛然常寂。」
虚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参见:虚空无为)
【佛学常见辞汇】
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
虚空无边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虚空之无边际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
虚空有无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胜论立虚空为九实之一,以为有,有部宗亦立为三无为之一,以为有,成实宗,大乘宗皆以为无。(参见:虚空无为)
虚空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空十喻法之一。智度论六曰:「如虚空者,但有名而无实法。虚空非可见法,远视故,眼光转见缥色。诸法亦如是,空无所有,人远无漏实智慧故,弃实相。见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种种杂物心著。」此下就虚空之有无而设问答:决虚空之无实体。
虚空四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虚空,二无所有,三不动,四无碍,见止观三上。
虚空十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无障碍义,诸色法中无障碍故。二周遍义,无所不至故。三平等义,无简择故。四广大义,无分际故。五无相义,绝色相故。六清净义,无尘累故。七不动义,无成坏故。八有空义,灭有量故(为有之空)。九义空空,离空著故(为空之空)。十无得义,不能执取故。见释摩诃衍论三。
虚空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五类天之一。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以其离须弥山在虚空中故。见秘藏记末。
虚空化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化也。清异录上曰:「玄奘论道释云:道有为宗,舟航化。佛无为宗,虚空化。」
虚空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经所说,能三世间十身之一。谓如虚空无名无相无碍自在之身。即毗卢舍那如来之身相也。见探玄记十四。
【三藏法数】
虚空身者,谓非众生国土诸有量身,乃是无名无相之虚空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虚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法身也。
虚空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
【佛学常见辞汇】
指眼睛所看到的天空。
虚空孕
【佛学大辞典】
(菩萨)虚空藏之异译。菩萨名。(参见:虚空藏)
虚空神
【佛学大辞典】
(神名)梵语舜若多S/u%nyata,译曰虚空神。主空之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