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0,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玉虫
蛰虫昭苏
注尔雅虫鱼
词典
雕虫
虫声
虫鱼
秋虫
草虫
昆虫
虫语
虫沙
候虫
虫鸣
沙虫
百虫
典故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四〈咏灯花同侯十一〉
今夕知何夕,花然锦帐中。自能当雪暖,那肯待春红。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
典故
蛰虫昭苏


《礼记·乐记》
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觡生,蛰虫昭苏,羽者妪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则乐之道归焉耳。

例句

为君使无私之光及万物,蛰虫昭苏萌草出。 白居易 鸦九剑

典故
注尔雅虫鱼

相关人物
郭璞


《尔雅注疏》卷一〈尔雅序〉~5~
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

例句

《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韩愈 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读书其后二首

《國語辭典》:彫虫(彫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清。王鹏运〈沁园春。词告主人〉词:「叹壮夫有志,彫虫岂屑?」也作「雕虫」。
《國語辭典》:雕虫(雕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也作「彫虫」。
《國語辭典》:雕虫篆刻(雕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雕琢虫书,篆写刻符。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也作「彫虫篆刻」。
《國語辭典》:彫虫篆刻(彫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ē
雕虫、刻符的小技艺。后用以比喻文章小技。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也作「雕虫篆刻」。
《骈字类编》:虫声(虫声)
南北朝 何逊 秋夕叹白发诗 月色临窗树,虫声当户枢。
南北朝 萧子晖 春宵诗 虫声绕春岸,月色思空闺。
唐 刘长卿 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 乡梦寒更频,虫声夜相逼。
唐 王建 江南杂体二首 其一 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
宋 杨时 春日五首 其五 坐对庭阴人阒寂,时闻蛛网挂虫声。
宋 杨万里 秋夜读书 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
元 陈泰 渔父词 蝉声欲断虫声悲,江天月上初弦时。
元 袁桷 游城南次韵陈玉峰 坐听虫声行木叶,卧看云影落檐花。
《國語辭典》:虫鱼(蟲魚)  拼音:chóng yú
1.虫与鱼。《金史。卷四○。乐志下》:「威震遐迩,化渐虫鱼。」
2.后世讥讽考据家的琐屑考订为虫鱼之学。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二首之一:「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国语辞典》:秋虫(秋虫)  拼音:qiū chóng
秋季夜晚鸣叫的虫,如蟋蟀等。唐。杜甫〈除架〉诗:「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清。邵瑞彭〈蝶恋花。冉冉中原歌舞地〉词:「一路秋虫啼未已,汝南遥夜鸡声起。」
《國語辭典》:草虫(草蟲)  拼音:cǎo chóng
1.泛称栖息草间的虫类。南朝宋。鲍照〈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
2.草螽的别名。参见「草螽」条。《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3.《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一说此为妇人怀念征夫之诗。首章二句为:「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4.以花草和虫类为题材的国画。
《國語辭典》:草螽  拼音:cǎo zhōng
动物名。节肢动物昆虫纲直翅目。体长二寸许,绿色,头与触角甚长。捕食害虫,有益于农业。因鸣声如织机,也称为「纺织娘」、「织布娘」、「草虫」。
《國語辭典》:昆虫(昆蟲)  拼音:kūn chóng
虫类的总称。《荀子。富国》:「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
分類:昆虫虫类
《骈字类编》:虫语(虫语)
譬喻经昔有大家收榖千斛埋著地中前至春温开窖取种了不见榖而有一虫大如牛莒无有手足亦无头目如顽钝肉主人大小莫不怪之出著平地即问汝是何等终无可道便以铁锥刺一处虫即语曰欲知我者持我著大道傍自当有名我者于是举著道边三日之中无能名者次有数百人乘黄马车衣服侍从皆黄驻车而呼榖贼汝为何在是间答曰吾食人榖故持我著此语极久便辞别去主人问榖贼向者是谁也答言是金宝之精居在此西三百馀步大树下有百石瓮满中金主人即将数十人往掘即得瓮金 杨万里夜雨诗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时赵孟頫次韵刚父即事诗玉树彤伤众草黄夜虫 语怨流光
《漢語大詞典》:虫沙(蟲沙)
比喻战死的兵卒。亦泛指死于战乱者。 唐 黄滔 《周以龙兴赋》:“子蛮貊而虫沙附,甲忠信而鬐鬣张。” 金 元好问 《酬中条李隐君邦彦》诗:“虫沙非故国,人物自名流。” 清 赵翼 《灵谷寺》诗:“於兹建道场,普度虫沙族。” 郁达夫 《三月初九过岳王墓下改旧作》诗:“虫沙早已丧三镇,猿鹤何堪张一军。”参见“ 虫沙猿鹤 ”。
分類:兵卒战乱
《國語辭典》:虫沙猿鹤(蟲沙猿鶴)  拼音:chóng shā yuán hè
相传周穆王南征,全军尽没,君子化为猿与鹤,小人化为虫与沙。见《太平御览。卷九一六。羽族部。鹤》。后比喻阵亡的将士。唐。韩愈〈送区弘南归〉诗:「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
《國語辭典》:候虫(候蟲)  拼音:hòu chóng
依节候出没的昆虫。如夏天的蝉、秋天的蟋蟀等。
《骈字类编》:虫鸣(虫鸣)
唐 吴少微 相和歌辞 长门怨 空阶白露色,百草寒虫鸣。
唐 王维 秋夜独坐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唐 李嘉祐 送从弟归河朔 秋日平原路,虫鸣桑叶飞。
宋 张耒 福昌秋日效张文昌二首 其二 枣篱虫鸣村路曲,道边古坟生野菊。
宋 杨万里 夏夜追凉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元 周权 次韵秋望 虫鸣莎径宵初永,雁落芦汀月未生。
分类:虫鸣
《漢語大詞典》:沙虫(沙蟲)
(1).沙子和小虫。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晋 葛洪 抱朴子:“ 周穆王 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多以“沙虫”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遭殃的民众。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八:“古来圣贤人,一一谁成功?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朝堂多水火之争,边徼有沙虫之戚。” 清 赵翼 《愍忠寺石坛》诗:“丘貉尸难认,沙虫命总寃。” 陶牧 《和朴庵见答韵》:“沙虫吾辈归何用?风鹤人间鬱不平。” 陈毅 《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参见“ 猿鹤沙虫 ”。
(2).一种细小而有毒的虫。也叫沙虱。 唐 李德裕 《谪岭南道中作》诗:“愁衝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沙虱:“按録异记云: 潭 、 袁 、 处 、 吉 等州有沙虫,即毒蛇鳞甲中虫。蛇被苦,每入急水中碾出。人中其毒,三日即死。此亦沙虱之类也。” 清 黄景仁 《苦雨》诗:“沙虫缘树上,洲鸟浴溪通。”
(3).即星虫。也叫沙肠子。参见“ 星虫 ”。
《國語辭典》:猿鹤沙虫(猿鶴沙蟲)  拼音:yuán hè shā chóng
比喻将士出征战死沙场。参见「猿鹤虫沙」条。清。黄遵宪〈述闻〉诗八首之二:「螟蛉果裸终谁抚,猿鹤沙虫总可哀。」
《國語辭典》:星虫(星蟲)  拼音:xīng chóng
动物名。星口动物门星虫科。体呈圆筒形,前端有粗长而能伸缩的吻,周围密生短触手,伸开后呈星形。开口于腹面,肛门在体的前部。栖息于浅海泥沙之间,可做钓饵或食用。
《骈字类编》:百虫(百虫)
唐 韩愈 山石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韵府拾遗 东韵》:任昉诗杂闻百虫思偏伤一鸟声
《國語辭典》:玉虫(玉蟲)  拼音:yù chóng
灯花。宋。范成大〈客中呈幼度〉诗:「今朝合有家书到,昨夜灯光缀玉虫。」清。纳兰性德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离词:「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