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桑蚕丝
又称“家蚕丝”。桑蚕结茧时所吐出的丝缕。大多呈白色,也有黄色或其他颜色。吸湿性好,吸收和散发水分快,保温性和电绝缘性好,强力较高,不耐日光照射。其织物光泽优美,手感柔软。工业上可用作电气绝缘材料等。
《漢語大詞典》:柞丝绸(柞絲綢)
用柞蚕丝织成的平纹纺织品,有光泽。适宜做夏季衣服。
《國語辭典》:丝织品(絲織品)  拼音:sī zhī pǐn
用蚕丝或人造丝织成的纺织品,如䌷、缎、绢、帛等。也称为「丝织物」。
《漢語大詞典》:酓丝(酓絲)
蚕食山桑叶所吐的丝,即柞蚕丝,可供织作,制琴弦最佳。史记·夏本纪:“ 莱夷 为牧,其篚酓丝。” 裴駰 集解:“ 孔安国 曰:‘酓桑蚕丝中琴瑟弦。’” 司马贞 索隐:“尔雅云‘檿,山桑’,是蚕食檿之丝也。”参见“ 檿丝 ”。
《漢語大詞典》:檿丝(檿絲)
蚕食檿桑叶所吐的丝、可供织作,制琴弦最佳。因亦以“檿丝”借指琴弦、弦乐。书·禹贡:“ 莱 夷 作牧,厥篚檿丝。” 孔 传:“檿桑蚕丝,中琴瑟弦。” 宋 梅尧臣 《鱼琴赋》:“徽以黄金,絃以檿丝,音和律调,乃升堂室。”
《国语辞典》:隆河谷地  拼音:lóng hé gǔ dì
由隆河冲积而成的肥沃谷地。盛产水果及蚕丝,为法国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精华区之一。
《国语辞典》:天然纤维(天然纤维)  拼音:tiān rán xiān wéi
取之于自然的纤维的总称。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植物纤维如亚麻、木棉,矿物纤维如木绵等。
《国语辞典》:天蚕丝(天蚕丝)  拼音:tiān cán sī
1.天蚕所吐的透明丝。浸于醋中抽出后拉长,色如金,坚韧异常,可作钓鱼线、手术缝合线等。
2.混有蚕丝的人造丝。为一种高分子材料。为当今人类所能合成最坚韧的丝产品,可制造寝具、防弹衣等。
《國語辭典》:动物纤维(動物纖維)  拼音:dòng wù xiān wéi
自动物身上所取得的天然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如羊毛与蚕丝等,由于其热传导不良,因此具有保温的特性。
《國語辭典》:宁绸(寧綢)  拼音:níng chóu
江苏省江宁县、镇江县及浙江省杭县等地所生产的一种丝织品,有明显斜纹,质地坚韧。
《漢語大詞典》:山紬
用野蚕丝制成的绸子。 宋 王禹偁 《黑裘》:“野蚕自成茧,繰络为山紬。”
《國語辭典》:绢绸(絹綢)  拼音:juàn chóu
用柞蚕丝织成的平绢。
分類:蚕丝
《國語辭典》:茧丝牛毛(繭絲牛毛)  拼音:jiǎn sī niú máo
形容精细周密。清。黄宗羲〈答万充宗质疑书〉:「吾兄经术,茧丝牛毛,用心如此,不仅当今无与绝尘,即在先儒,亦岂易得!」
《漢語大詞典》:立绒(立絨)
以蚕丝或化学纤维长丝织成底布,用人造丝作起绒经丝织成的丝织品。表面有丝绒,质地柔软坚固,一般用来做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