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浮蛆
浮在酒面上的泡沫或膏状物。 宋 陶谷 清异录·酒浆:“旧闻 李太白 好饮玉浮梁,不知其果何物。余得 吴 婢,使酿酒,因促其功。答曰:‘尚未熟,但浮梁耳。’试取一盏至,则浮蛆酒脂也。乃悟 太白 所饮盖此耳。”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冰盘荐文鮪,玉斝倾浮蛆。” 宋 陆游 《邻饷》诗:“炊玉 吴 粳美,浮蛆社酒酿。”参见“ 浮蚁 ”。
《國語辭典》:浮蚁(浮蟻)  拼音:fú yǐ
1.酒面上的泡沫,是酒酿熟时的情形。《文选。张衡。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如蓱。」也作「蜉蚁」。
2.酒的代称。唐。杜甫 对雪诗:「金错囊垂罄,银壶酒易赊?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漢語大詞典》:虫蛆(蟲蛆)
(1).蛆虫之类。后汉书·缪肜传:“掠考苦毒,至乃体生虫蛆。” 宋 邵雍 《观十六国吟》:“衣到敝时多蟣蝨,瓜当烂后足虫蛆。”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见如今虚其府库,好教他鞭背出虫蛆。”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
(2).蛆虫体肥色白,常以喻美人面庞的丰腴白净。 唐 张鷟 游仙窟:“虫蛆面子,妬杀 阳城 ;蚕贼容仪,迷伤 下蔡 。”
《國語辭典》:玉蛆  拼音:yù qū
本指酒面上的泡沫,后用以借指酒。宋。苏轼 三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史君食槐叶冷淘诗:「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
《漢語大詞典》:玉浮粱
未熟的酒。 宋 陶谷 清异录·酒浆:“旧闻 李太白 好饮玉浮粱,不知其果何物,余得 吴 婢,使酿酒,因促其功,答曰:‘尚未熟,但浮粱耳。’试取一盏至,则浮蛆酒脂也,乃悟 太白 所饮盖此耳。”
分類:未熟
《國語辭典》:蝍蛆  拼音:jí jū
1.蜈蚣的别名。参见「蜈蚣」条。
2.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國語辭典》:蛆虫(蛆蟲)  拼音:qū chóng
蝇类的幼虫。比喻专做坏事、卑鄙下流的人。
《韵府拾遗 鱼韵》:生蛆
后汉书杜根传和熹邓后临朝权在外戚根上书直谏太后大怒于殿上掠杀之载出城外得苏太后使人检视根遂诈死三日目中生蛆因得逃窜为宜城山中酒家保
《漢語大詞典》:蛆蝇(蛆蠅)
蛆虫和苍蝇。亦比喻卑劣龌龊者。 宋 苏轼 《商鞅论》:“二子之名,在天下如蛆蝇粪秽也,言之则污口舌,书之则污简牘。”
《漢語大詞典》:雪蛆
虫名。大如指,生 阴山 北及 峨嵋山 北,味美,治内热。又名冰蛆、雪蚕。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峨眉 雪蛆大,治内热。”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此物实出 茂州 雪山。雪山四时常有积雪,弥遍岭谷,蛆生其中。取雪时并蛆取之,能蠕动。久之雪消,蛆亦消尽。”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观物:“ 阴山 以北,积雪歷世不消,生蛆如瓠,谓之雪蛆,味极甘美。”
分類:虫名阴山
《漢語大詞典》:蝇蛆(蠅蛆)
苍蝇的幼虫。亦谓因苍蝇污染而生蛆。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作浥鱼法﹞夏须瓮盛泥封,勿令蝇蛆。”
《漢語大詞典》:冰蛆
传说雪山中所生长的一种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冰蛆飞驼》:“ 西域 雪山有万古不消之雪,冬夏皆然。中有虫如蚕,其味甘如蜜,其冷如冰,名曰冰蛆。能治积热。” 清 吴伟业 《麦蚕》诗:“仙翁蜂化饭,醉士蚁餔糟。桑蠋僵应化,冰蛆卧未逃。”
《漢語大詞典》:碧蛆
即玉蛆。酒面浮沫。色绿,故称。 明 徐渭 《饮枇杷园赠某君东道》诗:“红葵古碗碧蛆沉,南市青帘买却斟。”
分類:酒面浮沫
《漢語大詞典》:蛆扒
搅粪蛆的无齿耙。比喻无端惹事、挑拨是非之人。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三折:“休那里括剌剌,叫吖吖,合毒药则是你箇蛆扒。”
《骈字类编》:蟹蛆
南北朝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十 浊醪非鹤髓,兰肴异蟹蛆。
《漢語大詞典》:土蛆
犹粪蛆。粪土中的蛆虫。 明沈鲸《双珠记·西市认母》:“敢则是穷途横祸,不幸身填沟壑也。毕竟委却明珠伴土蛆。”
分類:土中蛆虫
《骈字类编》:蛆烂(蛆烂)
册府元龟唐郭霸则天朝尝推李思徵搒捶考禁而卒后见思徵从数十骑止其庭曰汝往陷我我今取汝霸惶怖援刀自刳其腹斯须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