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蛟客髯
海苔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百草·苔:“水仙髮,蛟客髯。 梅圣俞 诗:‘绕绕水仙髮,茸茸蛟客髯。’按,谓海苔也。”
《骈字类编》:蛟濑(蛟濑)
唐 骆宾王 畴昔篇 仙镝流音鸣鹤岭,宝剑分辉落蛟濑。
《骈字类编》:蛟没(蛟没)
庾信哀江南赋:是以蛰熊伤马,浮蛟没船。
《漢語大詞典》:蛟女绢(蛟女絹)
指 唐 时 岭 南所贡的生丝织物。蛟女,借指 岭 南妇女。蛟,通“ 鮫 ”。 唐 元稹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参见“ 蛟綃纱 ”。
分類:生丝织物
《漢語大詞典》:蛟绡纱(蛟綃紗)
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蛟,通“ 鮫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南海出蛟綃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餘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漢語大詞典》:蛟色
蛟身色彩。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错龟鳞之崚崚,绕蛟色之漫漫。”
分類:色彩
《韵府拾遗 先韵》:蛟旋
丰道生真赏斋赋:蛟旋鱼跃,菌秀英坼。
《骈字类编》:蛟长(蛟长)
说文:蛟,龙属也。鱼满三千六百,蛟为之长,率鱼而飞去。
《國語辭典》:蛟篆  拼音:jiāo zhuàn
钟鼎上的篆文。见《宣和博古图录。卷二二。钟总说。钟一。周。蛟篆钟》。
《骈字类编》:蛟鲊(蛟鲊)
拾遗记:汉昭帝常游渭水,使群臣渔钓为乐。时有大夫任绪钓得白蛟,长三丈,若大蛇,无鳞甲,头有一角,长二尺,牙出唇外。帝曰:此鱼鳝之类,非珍祥也。乃命大官为鲊,骨青肉紫,味甚美。帝后思之,使罾者复觅,终不得也。埤雅:古有蛟鲊。又有龙醢。
《分类字锦》:与蛟龙斗(与蛟龙斗)
酉阳杂俎:樟木,江东人多取为船,船有与蛟龙斗者。
分类:
《分类字锦》:柱朽藏蛟
元稹 江边诗 土虚烦穴蚁,柱朽畏藏蛟。
分类:
《國語辭典》:腾蛟起凤(騰蛟起鳳)  拼音:téng jiāo qǐ fèng
比喻才华优异特出,有如飞腾的蛟龙,起舞的凤凰。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分類:才华优异
《韵府拾遗 肴韵》:逃蛟
方舆胜览:逃蛟涧在六安县。旧传淠河有蛟为人害,楚公芉乙爆弓矢射之,蛟走,邑人德之,为立庙。
《漢語大詞典》:一渊不两蛟(一淵不兩蛟)
比喻两雄不能并立。文子·上德:“一渊不两蛟,一雌不二雄,一即定,两即争。”《淮南子·说山训》:“一渊不两蛟,水定则清正。”
分類:两雄并立
《国语辞典》:擒虎拿蛟  拼音:qín hǔ ná jiāo
捉拿猛虎和蛟龙。比喻制服强敌。《孤本元明杂剧。暗度陈仓。第二折》:「准备擒虎拿蛟计,银山铁壁撞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