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蜷曲  拼音:quán qū
弯曲、捲曲。如:「小猫蜷曲在沙发上睡觉。」
《漢語大詞典》:蜷曲
亦作“ 踡屈 ”。 拳曲;弯曲。《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傴” 唐 王冰 注:“傴,谓傴僂,身踡屈也。” 明 张居正 《赠国子马生行》:“丈夫且知贵适志,安能踡曲坐樊笼。”一本作“綣曲”。 清 侯方域 《徐作霖张渭传》:“ 渭 鬚绕其面,髮毿毿然,又骑马折其左臂,常踡曲,类世之儿童戏绘以为冥官像者。” 马烽 《停止办公》:“他忽然听见车厢里传出很响的鼾声,不由得回头看了看,只见客人踡曲在草包上睡着了。”
分類:拳曲弯曲
《高级汉语词典》:蜷曲  拼音:quán qū
弯曲;拳曲
《漢語大詞典》:挛拳(攣拳)
蜷曲。 宋 苏轼 《净因院画记》:“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 清 金人瑞 《癸未秋兴》诗之二:“蜜蜂胡蝶已懒惰,即看苍蝇亦挛拳。”
分類:蜷曲
《漢語大詞典》:挛缩(攣縮)
蜷曲。三国志·魏志·仓慈传“遥共祠之” 裴松之 注引三国魏 鱼豢 《魏略》:“ 燉煌 俗,妇女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鱼肉道人》:“ 黄元道 ……得风搐病,两手挛缩不可展。”《元典章·吏部六·儒吏》:“手脚挛缩,口鼻耳内皆有灰烬,委是生前被火烧死。” 沈从文 《牛》:“它那一只被木榔槌所敲打过的腿时时挛缩着,似乎不是一天两日就会转好。”
分類:蜷曲
《漢語大詞典》:倦局
拳曲;蜷曲。倦,通“ 蜷 ”。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华严井鬼》:“终夕倦局,恰登床欲寝。”
分類:拳曲蜷曲
《漢語大詞典》:挛曲(攣曲)
蜷曲。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膝挛” 唐 司马贞 索隐:“谓两膝又挛曲也。”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江 浙 无兔,繫笔多用羊毛,惟 明 、 信州 为佳,毛柔和而不挛曲。”
分類:蜷曲
《漢語大詞典》:卷屈
蜷曲。 明 刘基 《郁离子·豢龙》:“龙卷屈如丸,倐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
分類:蜷曲
《国语辞典》:拘挛儿(拘挛儿)  拼音:jū luán ér
蜷曲。如:「头发拘挛儿。」、「手冻得拘挛儿了。」或读为ㄐㄩ 。ㄌㄨㄚㄦ jū luar。
分类:蜷曲
《漢語大詞典》:挛屈(攣屈)
蜷曲。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上·耆域:“时 衡阳 太守 南阳 滕永文 在 洛 寄住 满水寺 ,得病经年不差,两脚挛屈不能起行。”
分類:蜷曲
《國語辭典》:卷卷  拼音:quán quán
真挚诚恳。《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无忌讳之患,敢昧死竭卷卷。」也作「拳拳」、「惓惓」。
《國語辭典》:卷卷  拼音:juǎn juǎn
凋零、零落的样子。唐。韩愈〈秋怀诗〉一一首之八:「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
《漢語大詞典》:踠足
(1).谓马曲腿举蹄,意欲奔驰。语本 汉 班固 《东都赋》:“马踠餘足。” 清 《秋怀诗》:“风外马嘶频踠足,霜前鹰意欲离绦。”
(2).比喻贤士隐居,意在待时。 唐 沈迥 《武侯庙碑铭》:“伊昔 武侯 ,踠足 南阳 ,退藏於密,不曜其光。” 宋 欧阳修 《谢张先辈启》:“方育贤而在阿,久俟时而踠足。”
(1).足扭屈致伤。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马小踠足,竟后此僧。”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邵南神术》:“告命且至,偶使人未到城二十里,为石踠足,愿选一健步者往取之。”
(2).脚蜷曲而行走迟缓貌。 晋 傅玄 《白杨行》:“当奈此驥正龙形,踠足蹉跎长坡下,蹇驴慷愾,敢与我争驰。” 唐 储光羲 《效古》诗之二:“君门峻且深,踠足空夷犹。”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胡为阡陌间,踠足仅相躡。”
《高级汉语词典》:蜷缩
蜷曲不伸的样子
分类:蜷缩
《漢語大詞典》:膝挛(膝攣)
两膝蜷曲不能伸直。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唐举 孰视而笑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 裴駰 集解:“挛,两膝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