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88,分306页显示 上一页 236 237 238 239 240 242 243 244 245 下一页
行业果无明
除诸身行特胜
行力
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有行般
外道苦行论师
外道行苦行论师
随所欲缠现行
不随所欲缠现行
无所了知现行
有所了知现行
粗烦恼现行
佛类词典(续上)
俱行无明行业果无明
除诸身行特胜
行力
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有行般
外道苦行论师
外道行苦行论师
随所欲缠现行
不随所欲缠现行
无所了知现行
有所了知现行
粗烦恼现行
俱行无明
【三藏法数】
谓心、心所法,常相随逐,曾不舍离,是为俱行无明。
谓心、心所法,常相随逐,曾不舍离,是为俱行无明。
行业果无明
【三藏法数】
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除诸身行特胜
【三藏法数】
谓从未到地,若发初禅觉观之法,则身心豁然开朗,所證境界,悉皆虚假,空无我人;既无我人,谁作诸事?谁受禅定?是则颠倒所起身业,皆悉坏灭,是为特胜。(觉观者,谓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
谓从未到地,若发初禅觉观之法,则身心豁然开朗,所證境界,悉皆虚假,空无我人;既无我人,谁作诸事?谁受禅定?是则颠倒所起身业,皆悉坏灭,是为特胜。(觉观者,谓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
行力
【三藏法数】
行即进趣之义。谓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所说甚深法义,是名行力。
行即进趣之义。谓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所说甚深法义,是名行力。
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三藏法数】
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三藏法数】
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三藏法数】
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有行般
【三藏法数】
有行般者,谓此人生色界已,更能加功用行,断欲界思惑俱尽,而般涅槃也。
有行般者,谓此人生色界已,更能加功用行,断欲界思惑俱尽,而般涅槃也。
外道苦行论师
【三藏法数】
此外道师,说身尽福德尽,名为涅槃。
此外道师,说身尽福德尽,名为涅槃。
外道行苦行论师
【三藏法数】
此外道师,说罪福尽,德亦尽,名为涅槃。
此外道师,说罪福尽,德亦尽,名为涅槃。
随所欲缠现行
【三藏法数】
谓在家之人,未离诸欲,而于所欲之境,起种种缠缚之业,相续不舍,故名随所欲缠现行。
谓在家之人,未离诸欲,而于所欲之境,起种种缠缚之业,相续不舍,故名随所欲缠现行。
不随所欲缠现行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不随世间欲乐之境,而生厌离之心相续不舍,故名不随所欲缠现行。
谓出家之人,不随世间欲乐之境,而生厌离之心相续不舍,故名不随所欲缠现行。
无所了知现行
【三藏法数】
谓住恶说法之人,于善恶法不生分别,于一切境界无所了知,由此痴惑之心,相续不舍,故名无所了知现行。
谓住恶说法之人,于善恶法不生分别,于一切境界无所了知,由此痴惑之心,相续不舍,故名无所了知现行。
有所了知现行
【三藏法数】
谓住善说法之人,于一切法而生分别,于善法令向,于恶法令舍,由此了知之心,相续不舍,故名有所了知现行。
谓住善说法之人,于一切法而生分别,于善法令向,于恶法令舍,由此了知之心,相续不舍,故名有所了知现行。
粗烦恼现行
【三藏法数】
谓贪瞋痴诸烦恼,各有增上粗重,或于顺境贪惑粗重,或于逆境瞋惑粗重,各起不同,故名粗烦恼现行。
谓贪瞋痴诸烦恼,各有增上粗重,或于顺境贪惑粗重,或于逆境瞋惑粗重,各起不同,故名粗烦恼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