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88,分306页显示 上一页 257 258 259 260 261 263 264 265 266 下一页
邹輗(字 行之、孝行 )
释行
释行德
释行满
释行瑛( 广鉴 毛 )
释行肇
陈珩( 桁、衎 字 行用 号 此山 )
魏安行(字 彦成 )
鲍輗(字 以行 )
黄夷行(字 用之 )
黄子行(号 逢瓮 )
黄敏行
释智深(号 湛堂 沈 慈行 )
冯时行(字 当可 号 缙云 )
其它辞典(续上)
车安行(字 正路 号 韶溪 )邹輗(字 行之、孝行 )
释行
释行德
释行满
释行瑛( 广鉴 毛 )
释行肇
陈珩( 桁、衎 字 行用 号 此山 )
魏安行(字 彦成 )
鲍輗(字 以行 )
黄夷行(字 用之 )
黄子行(号 逢瓮 )
黄敏行
释智深(号 湛堂 沈 慈行 )
冯时行(字 当可 号 缙云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正路,号韶溪。车景山弟。师从陈埴。认为“圣贤穷达,自关世道”。工诗,有《镂冰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平江人,字行之,一字孝行。安贫乐道。尝谒朱熹,被教以归读《四书》,自谓独得朱子之传。有《自乐轩集》。全宋诗
邹輗,字行之,一字孝行,平江(今属湖南)人。朱熹帅长沙,道经平江,輗谒之,归读《四书》有得。一生清贫,有《自乐轩集》,已佚。明隆庆《岳州府志》卷一六有传。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万州南浦人也。蚤年出蜀。阅潭湘禅会。挂锡石霜最久。诸公既示灭。乃抵豫章卒得指于大寂室中。寻游天台。览胜迹。因掌茗事于华顶峰下之智者院。平生怡怿。或与之共住几十年。未尝睹其有愠色夜就土榻。解衣喂蚤虱。晨坐房内外。则钜松之上。寄生小树低枝。若为满作礼。识者以为异。食量差少。四十年间。维至昵。略不见其便溺。开宝初。忽谓其友曰。我将行矣。当为我诵文殊名相助。其友从之。乃坐逝。春秋可八十馀。有唱道偈。颂行世。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
释行满者。万州南浦人也。羁贯成童厥性明点。笃辞所亲求为佛子。受戒方毕。闻重湖间禅道隆盛石霜之门济济多士。遂往求解。属诸禅师弃代满往豫章观诸法席。既得安然。次闻天台灵圣之迹。由是结束游之。栖华顶峰下智者院知众僧茶灶。见人怡怿。居几十载未睹其愠色。卧一土床。空其下烧粪扫而煖之。每日脱衣就床。则蚤𧒢蛰蜇焉唼之。及喂饲得所。还著衣如故。或人潜扪其衣。蚤虱寂无踪矣。先是居房槛外。有巨松横枝之上寄生小树。每遇满出坐也。其寄生木必袅袅而侧。时谓此树作礼茶头也。或不信者专伺满出。则纷纷然。满去则屹立亭亭更无动摇。虽随众食量少分而止四十年内人未见其便溺。以开宝中预向人说。我当行矣令众僧念文殊名号相助。默焉坐化。春秋年可八十馀。满多作偈颂以唱道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桁、衎。宋福州长乐人,字行用,号此山。陈容弟,一谓其侄。官至朝请郎。善画龙水,亦善墨竹及水墨枯荷、折苇、虫、鱼、蟹、鹊,极有生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彦成。登进士第。知弋阳县,以张浚荐知滁州,并有能声。改京西漕,言事忤时相,被贬官。复起知吉州,治行称最。累官直敷文阁、淮南转运副使、提领营田事。全宋文·卷四二五四
魏安行,字彦成,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宣和六年第进士,绍兴初以左从事郎知弋阳县。二十年,知滁州。代还,擢京西运判,兼提刑、提举常平茶盐等事。在任时梓行程瑀《论语解》,秦桧疑其议己,因编管于钦州。二十八年,起知吉州,迁户部员外郎,直敷文阁,为淮南转运副使兼淮南东路提刑。三十年,知扬州,改江南东路转运副使。三十二年,任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提点坑冶铸钱事。隆兴间任江西转运副使。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六三、一七九、一八三、一八四、一八五,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四九,雍正《广东通志》卷四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用之。用荫补官,调监分宁酒税。丁父忧,故事小使臣丧制只百日,夷行恳请持服。尝建论委将帅、训舟师及诠选用人利害,孝宗召对便殿,称旨,特授閤门祗候。寻假泉州观察使、知阁门事使金。既还,主管左右春坊事,东宫甚器遇之。除閤门宣赞舍人。宁宗召除带御器械,改左武卫将军。金使至,命充迓客副使,转武功大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黄子行,号逢瓮,修月(今属江西省)人,寓籍分宜。黄庭坚之诸孙。有逢瓮寐,今佚。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3 【介绍】: 宋恭州壁山人,字当可,号缙云。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中,历江原丞,知丹棱县、万州。召对,力言和议不可信,为秦桧所恶。寻被劾罢,自是坐废十八年。桧死,起知蓬州、黎州,为官廉正,用法颇严。擢成都府路提刑,卒于官。有《易论》、《缙云集》。全宋诗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重庆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棱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为《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为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为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为卷四。全宋文·卷四二六五
冯时行(一一○一——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恭州壁山(今四川壁山)人。宣和六年登进士第。绍兴初为丹棱令,政以最闻。以奉礼郎召对,力言和议不可信,忤秦桧,出知万州。寻罢职,退居乡里凡十年。桧死,起知蓬、黎州。官至左朝请大夫、提点成都府刑狱公事。隆兴元年卒于官,年六十三。时行精《易》学,文尤高古,著有《易论》、《缙云集》等。见《缙云文集》附录蹇驹所撰《古城冯侯庙碑》及乾隆《合州志》卷一二所载时行撰《龙多山鹫台院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