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撺箱(攛箱)  拼音:cuān xiāng
将状子投入官衙所设的告状箱中。元。杨瑀〈山居新话〉:「桑哥丞相当国擅权之时,同僚张左丞、董参政者,二公皆以书生自称,凡事有不便者,多沮之。桑哥欲去之而未能,是时都省告状撺箱,乃暗令人作一状,投之箱中。」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则听的鼕鼕传击鼓,偌偌报撺箱!」也作「抛箱」、「撺厢」。
《國語辭典》:喝撺箱(喝攛箱)  拼音:hè cuān xiāng
官吏坐堂时,衙役齐声吆喝,并开状箱受理案件,称为「喝撺箱」。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今日升厅坐早衙,祗候人那里?与我喝撺箱者。」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今日升厅坐早衙,张千,喝撺箱抬放告牌出去。」也作「喝撺厢」。
《漢語大詞典》:留授
清 制官吏奏荐形式之一,其法由吏部及本属衙门奏荐候缺任命。清史稿·选举志五:“京司官、小京官、笔帖式,分留授、调授、拣授、考授,皆引见候旨,餘则选。”
《漢語大詞典》:青榜
青黑色的匾额。借指官府衙门。 唐 杨炯 《隰川县令李公墓志铭》:“出入青牓之门,周旋黑衣之列。”
《國語辭典》:牌军(牌軍)  拼音:pái jūn
衙门役卒。《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安抚听罢,著外郎录了王青口词,押了公文,差两个牌军押著王青去捉拿三人并洪三。」《水浒传》第二回:「我儿,和你要私走,只恐门前两个牌军,是殿帅府拨来伏侍你的。他若得知,须走不脱。」也作「牌头」、「牌子」。
分類:衙门差役
《漢語大詞典》:快班
(1).旧时衙门中的马快。儒林外史第二回:“况今年老爷衙门里,头班、二班、西班、快班,家家都兴龙灯。”《老残游记》第十八回:“请 王大老爷 先补了我快班头儿,再标一张牌票,我就去。”
(2).指停靠站少,行程时间短的车、船班次。如:他是乘今天快班船到的。
《國語辭典》:科员(科員)  拼音:kē yuán
行政机构中,科室的工作人员。如:「他目前虽然只是一名小科员,但能力过人,前途不可限量。」
《國語辭典》:站堂  拼音:zhàn táng
法庭开审案件,法警立于庭上,维持秩序,称为「站堂」。
《漢語大詞典》:衙前乐(衙前樂)
宋 代州府衙门所置的乐队。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皇太后圣节:“初八日,奉和 圣福皇太后 圣节。前一月,尚书省、枢密院文武百僚,诣 明庆寺 啟建祝圣道场,州府教集衙前乐乐部及妓女等。”宋史·乐志十七:“诸州皆有衙前乐。”
《漢語大詞典》:衙子
在衙门中当差的人。说郛卷七四引 宋 丁用晦 《芝田录》:“ 牛奇章 帅 维扬 , 杜牧 在幕中,夜多微服逸游。公闻之,以衙子数辈潜随 牧之 ,以防不虞。”
《漢語大詞典》:牙喏
衙门吏卒谒见长官时的唱喏。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今所谓衙喏者,盖牙喏也。当用此牙字。古者,太守出厅则建牙。牙者,牙旗也。建牙以表太守出厅耳。于是兵卒鸣鼓而声喏,每日早晏皆然,故谓之早牙、晚牙。”
《國語辭典》: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一字入公門,九牛拔不出)  拼音:yī zì rù gōng mén,jiǔ niú bá bù chū
(谚语)比喻诉状或供词进了衙门,就无法撤出或更改。《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我见他说的话离了母,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所以哄他叫写个禀帖给我做了冯据,使他改不得口,只这他自己的状子上好些别脚。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哩!」
《漢語大詞典》:虾酣(蝦酣)
满语。指衙门前设置的用以防卫的木栅。也称行马、鹿角。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八:“今衙门列木於衢,俗名攩众,即古之陛楯也。 唐 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三餘赘笔》称为鹿角,谓鹿性警,羣居则环其角,圆围如阵以防,故军中塞栅外向,亦名鹿角, 清 文曰虾酣。”
《国语辞典》:铺堂使费(铺堂使费)  拼音:pū táng shǐ fèi
旧时衙门公差提捕犯人时,犯人或其家属送给公差的钱。《野叟曝言》第一八回:「因向又李索要铺堂使费,又李笑道:『我客中那有银钱,即有银钱,也不赏你们这些奸胥猾吏。』」
《国语辞典》:排房吏典  拼音:pái fáng lì diǎn
排房,衙门内正厅两旁属官办公处。排房吏典指有经验的吏典。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中牟县官好生糊涂,如何这文书上写著王大、王二、王二打死平人葛彪。这县里就无个排房吏典。」也作「两房吏典」、「两廊吏典」。
《国语辞典》:六房书吏(六房书吏)  拼音:liù fáng shū lì
六房,指古代地方衙门吏、户、礼、兵、刑、工六个单位。「六房书吏」指地方衙门的书吏。《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等到拜过印,升堂点卯,六房书吏,只有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