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02 【介绍】: 西汉豫章鄱阳人,秦时为番阳令,甚得民心,秦末率越人起兵,号曰番君。英布归芮,芮以女妻之。从项羽入函谷关,项羽分封诸侯王,封芮为衡山王。曾奉项羽命与九江王英布击杀义帝于江中。项羽死,高祖即位,以芮部将梅鋗曾从入关功多,故德芮,封长沙王,都临湘。卒谥文。
刘勃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52 【介绍】: 西汉淮南王刘长子。初封安阳侯。文帝十六年封衡山王。吴、楚之乱,勃无二心。景帝以为贞信,徙为济北王。卒谥贞。
简介
刘勃(公元前176年—公元前152年)沛郡丰县(今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属安徽省)。汉朝宗室,西汉衡山王、济北贞王,刘安之弟。刘勃是汉太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次子。公元前164年,被汉文帝封为衡山王,景帝时被改封为济北王。公元前152年,刘勃去世,谥号贞,称济北贞王。其子刘胡嗣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97—约548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敬范。萧恪弟。梁武帝天监八年封衡山县侯。起家给事中,累迁湘州刺史。寻以雍州蛮文道拘引魏军,诏恭赴援,除雍州刺史。性尚侈华,广营第宅。坐私取官米,免官削爵。侯景乱,卒于城中。谥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衡阳人,字元素。隐居衡山,号衡山居士。当楚马殷、马希范之世,避乱不仕,与任鹄、王元等逸人同游。终于南岳。著《梦仙》、《题桧》诸诗,有时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元素,五代十国时楚人,后入宋。隐居衡山,与逸人任鹄、王正己、凌蟾、王元游,与杨徽之、翁宏、伍彬、张观等亦有诗往来,所作《梦仙谣》、《题桧》、《退宫妓》等诗有名于时。楚王马殷、马希范时,避乱不仕,终于衡山。《十国春秋》卷七五有传。《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3联。《全唐诗续拾》补收诗2首。
全宋诗
廖融,字元素。隐居衡山,与逸人任鹄、王正己、凌蟾、王元等为诗友。太宗太平兴国末卒(《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引《雅言杂载》)。有诗集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录诗八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5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文林子。从吴宽学文章,从李应桢学书法,从沈周学画。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同以画名,号吴门四家。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正德末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旋致仕归。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善诗文,工行草,精小楷。画尤胜,擅山水、花卉、兰竹、人物,有室名玉磬山房。又熟于元末明初故家遗老之轶事。每与人言,历历如数家珍。既卒,私谥贞献先生。有《甫田集》。
词学图录
文征明(1470-1559) 初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苏州长洲人。正德末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开"吴门画派",与沈周、唐寅、祝允明有"明四家"之目。又擅书,工行草,尤精小楷。诗文与徐祯卿、唐寅、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主吴中风雅之盟四十年。有《甫田集》。今人辑有《文徵明集》,词在集中。
人物简介
文征明(一四七零—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征明,号衡山居士,明长洲人。擅画山水,名重当时,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明四家”。能诗,工行、草、隶书,尤精小楷。正德末以岁贡生荐授翰林院待诏。有《甫田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徵仲,吴人。嘉靖中为翰林待诏。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温州知府林子。以岁贡入京,用荐授翰林待诏。有甫田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一(上)
徵明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徵仲,长洲人。用蔗授翰林院待诏。有《甫田集》三十五卷。 (《四库总目》:徵明舆沈周皆以书画名,亦并能诗。周诗挥洒淋漓,但自写其天趣,如云容水态,不可限以方圆。徵明诗则雅饬之中,时饶逸韵。 《艺苑卮言》:文徵仲诗如仕女迷妆,雏摩坐语,又如小阁疏客,位置都雅,而眼境易穷。《读书后》:馀当谓吴兴赵文敏公孟烦风流才艺,惟吾郡文待诏微阴可以当之,而亦少有差次,其同者诗文也、书画也,又皆以蔗辟起家。赵诗小壮而俗,文稍雅而弱,共浅同也。文皆畅利而乏深沈,其离古同也。书小楷赵不能去俗,文不能去纤,其精绝同也。行押则赵于三王近,而文不能近,少逊也。署书则文复少逊也。八分古隶则文胜,小篆则赵胜也。然而篆不胜隶。画则赵之入唐、宋人深,而文少浅,其天趣同也。其鉴赏博考复同也。位在赵至一品,而文仅登一命。寿则文逾九龄,而赵仅垂七帙,异也。若出处大节之异,前辈固巳纷纷言之,吾待诏不与同年语也。 《四友齐业说》:衡山当对馀言;我少年学诗,从陆放翁入门,故格调卑弱,不若诸君皆唐声也。 《国雅》:文徵仲,吴中往哲如公之博鉴雅步艺苑者。宜冠林壑矣。其文恬寂整饬,诗亦从实境中出,特调硝织弱。其字法画品尤得三昧,故是一氏逸品。) 《(夷白齐诗话》:衡山文先生有《病起遗怀》二律,盖不就宁藩之徵而作也。词婉而峻,足以拒之于千里之外。诗云:「潦倒儒官二十年,业缘仍在利名间。敢言冀北无良马,深愧推南赋小山。病起秋风吹白发,雨中黄叶暗松关。不嫌穷巷频回辙,消受炉香一味闲。」「经时卧病断经过,自拨闲愁对洒歌。意外纷纭如命在,古来贤达患名多。千金逸骥空求骨,万里冥鸿肯受罗。心事悠悠那复识,白头辛苦服儒科。」后宁藩败,凡应辟者崎岖万状,公独晏然,始知不可及也。 六砚斋二笔:文衡山先生诗有极似陆放翁者,如煮茶句云:「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松翠鬣香。」吴中诸公遗力往宾云取泉,恐其近取他水以欺,乃先以竹作筹子付山僧,侯力至随水运出,以为质。可补茗社故寅。《鸟衣佳话》:苏郡虎丘剑池,其水不流,终崴不竭。正德辛未水忽涸,其下嵌岩空洞,深邃莫测。好事者执烛而入,见内有叠板如门户状,相传阖闾王所葬处。文衡山诗云:「吴王埋玉几千年,水落池空得墓瓦。地下谁曾求宝剑,眼中吾已见桑田。金袅寂寞随麈规,石阙分明有洞天。安得元之论往事,满山寒日散苍烟。」越岁其泉复旧。黄佐《泰泉集》:文公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劄,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精妙,有细入毫发者。李文正公东阳以篆自负,及见公隶,曰:「吾之篆,文生之隶,蔑以加矣。」 《书史会要》:待诏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画仿涪翁尤佳。评者云,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涧。谢肇制《五杂俎》:文徵仲书得法于峻子山而参以松雪,亦时为黄、米二家书,然皆非此公尝行。惟小楷正书譬即山阴在世,亦当虚高足一席。画远学郭熙,近学松雪,而得意之笔,往往以工致胜。至其气韵神采,独步一时。《丹青志》:文先生画师李唐、吴仲圭,翩翩入室,大园小轴,莫非奇致。海宇钦慕,缣素山积,喧溢里门,寸图才出,千临百摹,家藏市售,真赝纵横。一时砚食之士沾脂浥香,往往自润。年龄大耋,神明不凋,断烟残楮,篝灯夜作。故得者益深保爱,奉如圭璋。 《画禅室随笔》:文太史本色画极颊赵承旨,笔微尖利耳。同能不如独异,无取绝肖,似所谓鲁男子学柳下惠。 《画史会要》:朱子朗为衡山高足,衡山应酬之作多出于朗手。金陵一人客寓苏州,遗童子将币于子朗,求衡山赝木。童子误送衡山宅,致主人意,衡山笑而受之,曰:「我画真衡山,聊当假子朗可乎?」一时傅以为笑。 方薰《山静居画论》:衡山太史书画办香松雪,笔法到格,浸浸乎入吴兴之室矣。然自有清和闲适之趣,别厂径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洁所至。 《东泉诗话》:《甫田集戊午元旦》一律:「劳生九十漫随缘,老病支离幸自全。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玄。祗将去日占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次第梅花春满目,可容愁到酒樽前。」集中多有元日、除夕等题,衡山大年,几至百岁,王弁州为作傅云:「海内习文先生名久,几以为异代人,而怪其在,谓为仙且不死。」情事逼真。 田按:衡山诗龠州帮助以吴饮少之。馀谓和平蕴藉,于风雅为近,奚必以模宋范唐,自矜优孟衣冠耶!书画亦精绝过人,为世实重。名德大年,林见索、王宗贯于艺事外推之,可称具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淮安府山阳人,字衡山。读书一览成诵。正德九年进士,除编修,在史馆几三十年。官至礼部侍郎。有《颐贞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淮安人。正德甲戌进士廷试第三,除编修历官礼部左侍郎赠尚书有颐贞堂槁
维基
蔡昂(1480年—1540年),字衡仲,号鹤江,南直隶淮安人。明朝探花、政治人物。正德二年(1507年),乡试中举。正德九年(1514年)会试第三名、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四年(1525年)参与修撰《武宗实录》,书成升右春坊右赞善。嘉靖十一年(1532年)因修纂《大明会典》而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官。后贬湖州府通判,次年恢复官职。累升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翰林学士。嘉靖十九年(1540年)卒,赠礼部尚书。
岳虞峦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舜牧。明崇祯四年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明亡后出家为僧,改名岳岚,号东海衲民。有《周易感义》、《春秋平义》。
维基
岳虞峦,字舜牧,号衡山。南直隶武进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岳虞峦为天启七年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兵部观政,授南京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升云南司郎中,八年(1635年)官至浙江杭州府知府,十二年被贬为锦衣卫经历。后官至江西按察使。明亡,出家为僧,改名岳岚,号东海衲民。著有《周易感义》、《春秋平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九
陈矩,字衡山,贵阳人。官四川知县。有《灵峰草堂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三
李惠源,字衡山,江都人。

人物简介

清诗别裁集
字衡山,江南含山人。拔贡生,官兖州府同知。著有《青霓阁集》。

人物简介

百度百科
沈钧儒(1875年1月2日-1963年6月11日),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沈钧儒祖居在嘉兴城内南帮岸2号,现在改建成为沈钧儒纪念馆。清光绪甲辰(1904)进士。1905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1936年,他与宋庆龄等发起并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触怒当局而遭入狱,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之后,他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建立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曾出席在柏林召开的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当选为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民盟中央主席等职,被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维基
沈钧儒(1875年1月2日—1963年6月11日),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生于江苏苏州。晚清进士,中国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律师、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