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寝殿(寢殿) 拼音:qǐn diàn
1.陵墓的正殿。《续汉书志。第九。祭祀志下》:「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
2.皇帝的卧室。《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道:『玉笛何在?』玄宗道:『在寝殿中。』」
2.皇帝的卧室。《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道:『玉笛何在?』玄宗道:『在寝殿中。』」
《漢語大詞典》:月游(月遊)
亦作“ 月游 ”。 谓每月奉帝王衣冠出游。语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陛下何自筑复道 高寝 ,衣冠月出游 高庙 ?”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月出 高帝 衣冠,备法驾,名曰游衣冠。” 清 顾炎武 《恭谒孝陵》诗:“衣冠天象远,法驾月游新。” 清 顾炎武 《闰五月十日恭谒孝陵》诗:“寥落存王事,依稀奉月游。”
《漢語大詞典》:鉴寐(鑑寐)
亦作“鉴寐”。 假寐,不脱衣冠而睡。鑑,通“ 监 ”。 晋 陆云 《岁暮赋》:“彼鉴寐之有时兮,亦始卒之固然。”《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夙夜战惧,不遑鉴寐。”《梁书·武帝纪中》:“兴言夕惕,无忘鉴寐。”参见“ 监寐 ”。
《漢語大詞典》:正服
(1).古代礼仪所规定的正式服装。包括朝服、祭服、丧服。《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何晏 集解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褻服,私居服,非公会之服,皆不正。褻尚不衣,正服无所施。”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裼袭》:“《周礼》朝祭正服皆曰服,如冕服、爵弁服、皮弁服、冠弁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丧服义例》:“盖义服亦正服也,岂有臣为君之义斩而非正服者乎!”
(2).服正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年之丧》:“此以《礼记》诸篇证《仪礼》,而知三年之丧,正服二十五月,加禫二十七月也。”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 秦始皇帝 冕旒正服,手携 胡亥 ,出现于窗口。”
(3).端正衣冠。 晋 裴頠 《女史箴》:“浴者振衣,沐者弹冠。人知正服,莫知行端。”
(2).服正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年之丧》:“此以《礼记》诸篇证《仪礼》,而知三年之丧,正服二十五月,加禫二十七月也。”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 秦始皇帝 冕旒正服,手携 胡亥 ,出现于窗口。”
(3).端正衣冠。 晋 裴頠 《女史箴》:“浴者振衣,沐者弹冠。人知正服,莫知行端。”
《漢語大詞典》:容衣
(1).帝王生前的衣冠,陈设以供人祭奠。又称魂衣。亦指帝后的寿衣。《后汉书·礼仪志下》:“容根车游载容衣……尚衣奉衣,以次奉器衣物,藏於便殿。”《汉书·贾谊传》“朝委裘”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委裘,若容衣,天子未坐朝,事先帝裘衣也。”《周礼·春官·司服》“奠衣服” 郑玄 注:“奠衣服,今坐上魂衣也。” 贾公彦 疏:“案下《守祧职》云:‘遗衣服藏焉’, 郑 云:大敛之餘也。至登祀之时,则出而陈於坐上。则此奠衣服者也。” 孙诒让 正义引 孔广森 曰:“《汉大丧仪》:尚衣奉衣登容根车诣陵,奉衣就幄坐,大祝进醴,献如礼。既葬,容根车游载容衣,藏於便殿。此 郑 所谓魂衣矣。 周 之奠衣服亦藏於寝,其事又相类。《贾谊传》‘植遗腹,朝委裘’, 孟康 曰:‘委裘若容衣,天子未坐朝,事先帝裘衣也。’”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画霎登秋殿,容衣入夜臺,。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哀。” 明 高启 《送安南使者杜舜卿还国应制》诗:“号册纔临境,容衣忽掩泉。使蒙天语唁,嗣许国封传。” 清 钱谦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之一:“清霜明秘器,红叶掩容衣。慟哭江城暮,秋笳起落暉。”
(2).犹内衣。 清 王晫 《今世说·尤悔》:“ 袁重其 将出游,母为脱轻容衣,浣澣更絍以衣子。”
(2).犹内衣。 清 王晫 《今世说·尤悔》:“ 袁重其 将出游,母为脱轻容衣,浣澣更絍以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