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白衣酒
《漢語大詞典》:推衣
见“ 推食解衣 ”。
《國語辭典》:推食解衣 拼音:tuī shí jiě yī
比喻施惠于人。参见「解衣推食」条。《隋书。卷六四。沈光传》:「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明。李贽〈又书使通州诗后〉:「某奉别公近二十年矣,别后不复一致书问,而公念某犹昔也。推食解衣,至今犹然。」
分類:恩惠
《漢語大詞典》:戏斑衣(戲斑衣)
见“ 戏莱衣 ”。
《漢語大詞典》:戏莱衣(戲萊衣)
原谓 春秋 末 楚国 老莱子 穿五色斑斓之衣,扮小儿之状以娱双亲。后作为孝养父母之典。 宋 张纲 《蓦山溪·甲辰生日》词:“只愿早休官,居 颜 巷,戏 莱 衣,岁岁长欢聚。”亦作“ 戏斑衣 ”。 宋 冯取洽 《贺新郎·送别定轩》词:“梦折营门柳。送君归,暂戏斑衣,又拢征袖。”参见“ 戏彩 ”。
《漢語大詞典》:五时衣(五時衣)
古代分别在五个时节所穿的五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乃閲 阴太后 旧时器服,愴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 李贤 注:“五时衣谓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也。”《宋书·百官志上》:“乃出天子所服五时衣,以赐尚书令僕。”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五时衣》:“今 江 南人,嫁娶新妇,必有五时衣。”
《韵府拾遗 筱韵》:衣小
唐书令狐德棻传:帝尝问丈夫冠妇人髻比高何耶。德棻对曰。冠髻在首。君之象也。晋君弱臣强。故江左士女衣小而裳大。宋武帝受命。君德尊严。衣裳随亦变改。此近事验也。帝然之。
《漢語大詞典》:莎衣
蓑衣。莎,通“ 蓑 ”。 唐 司空图 《杂题》诗之八:“樵香烧桂子,苔溼挂莎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 许孟容 进士及第,学究登科,时号锦袄子上着莎衣。” 明 唐顺之 《蓟镇忆弟正之试南都》诗:“头颅长尽山林骨,木食莎衣信有缘。”
分類:蓑衣
《韵府拾遗 微韵》:举衣(举衣)
吴越春秋:吴王暮归举衣。注:褰,衣,行高也。
《骈字类编》:菊衣
杨炯庭菊赋:纯黄象于后土,故采桑而菊衣;轻体御于神仙,故登山而菊酒。 田锡晓莺赋:金袂菊衣,新整乎迁乔羽翼;歌喉辩舌,斗成乎一片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