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衣画(衣画)
后汉书明帝纪注:汉明帝案古礼,备其服章,天子郊庙衣皂上绛下,前三幅,后四幅,衣画而裳绣。
《骈字类编》:衣药(衣药)
魏书源贺傅:上书称病笃,乞骸骨,至于再三,乃许之。朝有大议,皆就询访,又给衣药珍羞。
《骈字类编》:夕衣
唐 韦应物 七夕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
《骈字类编》:治衣
语林:李思让每休沐则闭户读书,一布衫或须浣濯补纫,必俟休暇日。若宾见访,则使其子致谢家君,治衣不可出。
《漢語大詞典》:褶衣
夹衣。《礼记·丧服大记》:“君褶衣褶衾,大夫士犹小敛也。” 郑玄 注:“褶,袷也。君衣尚多,去其著也。”
裤褶服中的上衣。《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四年》“以其褶袖缚之” 元 胡三省 注:“褶,音习,布褶衣也,今之宽袖。” 周锡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六章第一节:“自北族的裤褶服盛行后,南人也采而服之,但毕竟在朝会或礼仪中,这样装束是不符合仪表的严肃感。因此南人就将上身的褶衣,加大了袖管,下身的裤管也加大了。”
裤褶服中的上衣。《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四年》“以其褶袖缚之” 元 胡三省 注:“褶,音习,布褶衣也,今之宽袖。” 周锡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六章第一节:“自北族的裤褶服盛行后,南人也采而服之,但毕竟在朝会或礼仪中,这样装束是不符合仪表的严肃感。因此南人就将上身的褶衣,加大了袖管,下身的裤管也加大了。”
《骈字类编》:桁衣
庾信对烛赋:龙沙雁塞甲应寒,天山月没客衣单。灯前桁衣疑不亮,月下穿针觉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