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陵弱
(1).欺凌弱者。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二:“这座乱坟山倒是一块自由平等的国土……这里的居邻尽是些同等的分子,所谓陵弱欺贱的现象,大约是一定不会有的。”
(2).逐渐衰弱。 梁启超 《变法通议》二:“又如 西班牙 、 荷兰 ,三百年前,属地徧天下,而内治稍弛,遂即陵弱,国度夷为四等。”
《國語辭典》:衰竭  拼音:shuāi jié
生理机能严重衰微,力量用完。《汉书。卷七二。贡禹传》:「臣禹犬马之齿八十一,血气衰竭,耳目不聪明。」
《漢語大詞典》:日偷
(1).日渐苟且怠惰。礼记·表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孔颖达 疏:“安肆日偷者……言小人安乐放恣,则其情性日为苟且。”
(2).日益衰弱。 严复 《原强》:“故 中国 日偷者,由法制学问之大,以至于饮食居处之微,几於指不胜指。”
《國語辭典》:老迈(老邁)  拼音:lǎo mài
年老体能衰弱。《三国演义》第九回:「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红楼梦》第七回:「家父又年纪老迈,残疾在身。」
《漢語大詞典》:筋驽(筋駑)
谓筋骨衰弱。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涉经学,性復疏嬾。筋駑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
分類:筋骨衰弱
《國語辭典》:弱疾  拼音:ruò jí
虚弱多病。《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吾闻食人之禄者怀人之忧,形强犹不堪,况吾之弱疾乎!」《红楼梦》第六○回:「因素有弱疾,故没得差。」
分類:衰弱多病
《漢語大詞典》:昏弱
(1).昏庸懦弱。亦指昏庸懦弱的人。 南朝 宋 范晔 《宦者传论》:“自 曹腾 説 梁冀 ,竟立昏弱, 魏武 因之,遂迁龟鼎。”京剧《渡阴平》第十六场:“今 后主 昏弱,王气已终。”
(2).腐败衰弱。 清 黄遵宪 《学生相和歌》:“三年几巍科,何补国昏弱!”
《漢語大詞典》:守虚
(1).保持虚静。邓析子·无厚:“是知大道,不知而中,不能而成,无有而足。守虚责实而万事毕。” 晋 庾敳 《幽人箴》:“幽人守虚,仰钻玄远,敢草斯箴,敬咨黻冕。”
(2).谓心力衰弱。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久抱重疾,气力羸露,耳聋目眩,守虚陨越,自分奄忽填壑。”
《漢語大詞典》:衰癃
衰弱多病。《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二年》:“乃以衰癃之质,起於閒废之中,迎置宫闈,进加位号。”
分類:衰弱多病
《漢語大詞典》:疲劣
衰弱恶劣。 唐 王湾 《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诗:“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金 元好问 《平章政事寿国张文贞公神道碑》:“兵士失於选择,强弱不别而使之同田而共食,振厉者无以尽其力,而疲劣者得以容其姦。”
分類:衰弱恶劣
《漢語大詞典》:罢羸(罷羸)
疲困衰弱。 汉 王充 论衡·效力:“荐致之者,罢羸无力,遂却退窜於巖穴矣。”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逋租匿役,归诚自出;兼併既息,罢羸乃逸。” 宋 苏辙 《代陈州张公安道谢批答表》:“苟矜察其罢羸,实保全於终始。”
分類:疲困衰弱
《漢語大詞典》:病弱
患病而衰弱。 巴金 《灭亡》第十二章:“他明白这样的热辩、这样的愤怒只能戕害他底病弱的身体。”
《漢語大詞典》:凋疲
衰弱疲敝,疲顿。 宋 范仲淹 《谢授知邠州表》:“始尘宣慰之名,来抚凋疲之俗。”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畿辅·京师名实相违:“间有苛察者,欲自为政,则故举疑似难明之案,引久远不行之例,使其耳目瞀乱,精彩凋疲,必至取上谴责而后已。”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修水利》:“邇来牧宰处衝衢,指为应接无时,值凋疲,又云催科孔迫。独不思与宾朋敲棋饮酒呼鹰犬,纵猎纵禽非公余之暇日乎?”
《漢語大詞典》:衰乏
(1).衰落困乏;衰弱缺乏。《韩诗外传》卷三:“己恶衰乏焉,则知天下之欲富足也。”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须属肾》:“余老来每掀髯则鬚或易脱,每疑为肾气衰乏使然。”
(2).衰退疲乏。 萧红 《生死场》七:“ 赵三 跳上车,低了头坐在车尾的辕边。两条衰乏的腿子,凄凉的挂下,并且摇荡。”
《漢語大詞典》:穷弱(窮弱)
贫穷衰弱。亦指贫穷衰弱的人。后汉书·质帝纪:“其调比郡见穀,出禀穷弱。”新唐书·卢钧传:“ 贞元 后,流放衣冠,其子姓穷弱不能自还者,为营棺槥还葬。”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於今 中国 穷弱极了,若没有人做枪炮,何能与外国开战?”
分類:贫穷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