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裁可  拼音:cái kě
裁定许可,即准许之意。《新唐书。卷一五一。董晋传》:「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
《漢語大詞典》:史裁
谓史事的裁断能力。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裁,无史识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然此乃判以史裁,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説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
《漢語大詞典》:裁遣
裁断处理。新唐书·张嘉贞传:“居位三年,善傅奏,敏於裁遣。”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此后在朝及诸州府,凡有极刑,并须子细裁遣,不得因循。”
分類:裁断
《漢語大詞典》:议断(議斷)
论议裁断。晋书·刑法志:“及于 江 左, 元帝 为丞相时,朝廷草创,议断不循法律,人立异议,高下无状。”明史·刑法志二:“议断既成,部、寺各立长单,刑部送审掛号,次日即送大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
分類:论议裁断
《漢語大詞典》:评裁(評裁)
品评裁断。《晋书·王羲之传》:“然古人处閭阎行阵之间,尚或干时谋国,评裁者不以为讥,况厕大臣末行,岂可默而不言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马周 敏鋭而正,评裁人物,直道而行,所任皆称朕意。”
分類:品评裁断
《漢語大詞典》:裁剖
(1).裁断剖析。新唐书·韦维传:“﹝ 韦维 ﹞迁户部郎中,善裁剖,时员外 宋之问 善诗,故时称‘户部二妙’。”新唐书·崔咸传:“日与宾客僚属痛饮,未尝醒;夜分輒决事,裁剖精明,无一毫差,吏称为神。”
(2).切开。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 王蜀 时,有 赵雄武 者,众号 赵大饼 ……有能造大饼,每三斗麵擀一枚,大於数间屋。或大内宴聚,或豪家有广筵,多于众宾内献一枚,裁剖用之,皆有餘矣。”
分類:裁断剖析
《漢語大詞典》:割制
(1).规划建造。汉书·叙传下:“割制庐井,定尔土田,什一供贡,下富上尊。”
(2).裁断,判断。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儻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推移於事,即亦因时而向之。”
《國語辭典》:评断(評斷)  拼音:píng duàn
评议决断。《晋书。卷四七。傅玄传》:「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名为傅子。」
《漢語大詞典》:讲制(講制)
讲述裁断。陈书·儒林传·沈洙:“ 大同 中,学者多涉猎文史,不为章句,而 洙 独积思经术, 吴郡 朱异 、 会稽 贺琛 甚嘉之。及 异 琛 於 士林馆 讲制旨义,常使 洙 为都讲。”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五·法安:“《三论》《四经》,皆讲制《广初章》《鹿角章》等,理致宏远,流传 江 汉 。”
分類:讲述裁断
《漢語大詞典》:辩断(辯斷)
辨析裁断。辩,通“ 辨 ”。南史·宋纪中·文帝:“会 武帝 当听讼,仍遣上讯 建康 狱囚,辩断称旨, 武帝 甚悦。”
分類:辨析裁断
《漢語大詞典》:宏裁
(1).宏大的体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
(2).请尊者裁断的敬辞。京剧《将相和》第四场:“微言末见,大人宏裁。”
《國語辭典》:断章摘句(斷章摘句)  拼音:duàn zhāng zhāi jù
割裂、摘取他人作品的章句,重新组合。唐。李商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断章摘句,如振始生。」也作「断章截句」。
《漢語大詞典》:辨断(辨斷)
分辨裁断;分辨判断。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那人连日请教,至此时於凡事世情亦多能自解説辨断真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