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锥书(錐書)
谓装订书籍。 明 唐顺之 《胡贸棺记》:“ 贸 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分類:装订书籍
《國語辭典》:装帧(裝幀)  拼音:zhuāng zhèng
书画、书籍的装潢设计。
《漢語大詞典》:装印(裝印)
印刷装订。《四库全书总目·卷首·圣谕》《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谕》:“家藏者或官为装印,其有未经鐫刊,祇係钞本存留者,不妨缮録副本,仍将原书给还。”
分類:印刷装订
《漢語大詞典》:纸捻(紙捻)
亦作“ 纸捻 ”。
(1).用表芯纸搓成的细纸卷儿,用以点火或吸水烟。又称纸煤或纸媒。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一折:“这等大风,不要点灯弄火的!我説着不听,你点那纸捻往那里去?还不吹灭了呢!”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老者打个纸捻儿,蘸蘸油点着了,递与 辨悟 。”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六:“ 李应 替他捻着纸捻,他坐起来一气吸了几袋烟。” 巴金 《秋》二三:“他从 文德 的手里接过水烟袋来,取下插在旁边小筒里的纸捻子。”参见“ 纸煤 ”。
(2).以坚韧的纸条搓成的细纸绳,用以装订簿册。如:他用纸捻订了作文本儿。
《漢語大詞典》:纸煤(紙煤)
用易于引火的纸搓成的细纸卷,点着后一吹即燃,多作点火、燃水烟之用。《老残游记》第六回:“﹝店家﹞把灯放下,手指缝里夹了个纸煤子,吹了好几吹,才吹着。”《天雨花》第二回:“他自己下牀,暗中摸了火石,敲着纸煤,点了残烛。”
《国语辞典》:缺页(缺页)  拼音:quē yè
图书、杂志装订时页数有所脱漏。如:「买书时要仔细检查有没有破损、缺页。」
《国语辞典》:簿本  拼音:bù běn
装订成册的本子。如:「小明买了新的簿本,等著开学用。」
《國語辭典》:洋装(洋裝)  拼音:yáng zhuāng
1.西式的女子服饰。清。刘声木《苌楚斋随笔。卷九。时髦三克主义》:「宣统辛亥以前,服西装者甚少,即有之,亦以中下等人为多,中人以上者不屑为之。九、十月乱炽之时,举国若狂,竞以服洋装为时髦。」
2.西式的书籍装订法。其装订线藏于封皮内。《清稗类钞。讥讽类。洋钱非我国物》:「有留学生某投刺请谒,以其名片乃洋式,恶之,辞不见。翌日,某赠以洋装《五经汇解》一册,大怒,掷池中。」
《漢語大詞典》:洋装书(洋裝書)
旧指西式装订的书籍,装订线放在书皮里面。区别于线装书。 老舍 《四世同堂》五:“我的老二就是个不爱线装书,也不爱洋装书的人。”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四:“木版线装书和硬面的洋装书间隔地插在一起。”
《漢語大詞典》:洋庄(洋莊)
亦作“ 洋装 ”。 旧式前膛洋炮。因式样与土炮不同,故称。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两阵交锋……杀死鬼兵六七百人,得其洋枪二千餘条,得其大砲十餘条,得洋庄一百餘口。” 清 张德坚 贼情汇纂卷五:“大礮改称洋装。”
《漢語大詞典》:表册
装订成册的表格。
《國語辭典》:活页(活頁)  拼音:huó yè
未装订成册而可以随意分合的书籍、簿本。如:「活页纸」、「活页笔记本」。
《漢語大詞典》:印钉(印釘)
印刷装订。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而且社员的稿子……等到我看见时,已在印钉成书之后了。”
分類:印刷装订
《漢語大詞典》:装辑(裝輯)
亦作“ 装缉 ”。 辑集装订成册。 宋 陆游 《跋〈东坡书髓〉》:“ 成都 西楼下石刻《东坡法帖》十卷,择其尤奇逸者为一编,号《东坡书髓》,三十年间未尝释手。去岁在都下,脱败甚,乃再装缉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每获一书,即日勘校装辑。”
分類:辑集装订
《漢語大詞典》:洋装书(洋裝書)
旧指西式装订的书籍,装订线放在书皮里面。区别于线装书。 老舍 《四世同堂》五:“我的老二就是个不爱线装书,也不爱洋装书的人。”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四:“木版线装书和硬面的洋装书间隔地插在一起。”
《國語辭典》:旋风装(旋風裝)  拼音:xuàn fēng zhuāng
一种图书装订的方法。把长卷折叠成册,外加封面,使首页和末页相连缀,翻阅时,循环不断,状如旋风。
《国语辞典》:活页装订(活页装订)  拼音:huó yè zhuāng dìng
一种装订书本的方式。先把纸张集合成册,于纸边打孔,再以塑胶圈或铁线圈固定。
《国语辞典》:穿线装(穿线装)  拼音:chuān xiàn zhuāng
一种装订书籍的方法。将一叠一叠的书页用线缝起,通常一叠为一张全开纸,依所印书本的开数所裁切出来的四至六十四页台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