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包背装(包背裝)  拼音:bāo bèi zhuāng
一种图书装订法。从蝴蝶装演变而来,始于元,盛行于明清。装法是将书叶的正面正折,以叶边为背,用棉纸粘裹装订成册,与线装书的凿孔穿线装法不同。
《漢語大詞典》:板正
①(形式)端正;整齐:本子装订得板板正正的。②(态度、神情等)庄重认真。
《漢語大詞典》:钉书钉
小的U形铁丝,其两端被钉入[纸或纸板等薄且易透的分层材料,通常被夹紧之后起装订的作用]
《漢語大詞典》:订书机(訂書機)
(1).将书页装订成册的主要机械。常用的有铁丝骑马订、平订和锁线、缝纫等订书机。
(2).用于装订单页纸张成册或信件、包装袋封口的简单工具。
《漢語大詞典》:衬装(襯裝)
用纸衬托、修补装订。 阿英 《海上买书记》:“他们给我看四册衬装的残书……索价很昂,我没有要。”
《漢語大詞典》:普及版
指书籍在原有版本外出版发行的用纸较次、开本较小、装订从简、定价较低,因而能大量销售的版本。
《國語辭典》:平装(平裝)  拼音:píng zhuāng
印刷品用单层的纸做封面,书的背脊不成弧形的装订。相对于精装而言。如:「平装的书籍制作成本低,所以售价也比较便宜。」
《國語辭典》:书脊(書脊)  拼音:shū jǐ
书本的装订处。通常印有书名、作者、出版机构名称等。也称为「书背」、「书脑」。
《國語辭典》:卷轴装(卷軸裝)  拼音:juàn zhóu zhuāng
一种图书的装订方式。将纸黏接成长幅,以圆棒作轴杆,从左至右捲成一束的方式。
《漢語大詞典》:经折装(經折裝)
也叫梵夹装。图书装订方式之一。以卷子长幅改作折迭,成为书本形式,前后粘以书面,佛教经典多用此式。它是从卷轴装演变而来的,因卷轴装展开和卷起,都很费时,改用经折装后,较为方便。凡经折装的书本。都称“折本”。
《漢語大詞典》:毛边书(毛邊書)
装订成册后不加裁切的图书。精装和平装书,都有采用毛边形式的。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
《國語辭典》:毛装(毛裝)  拼音:máo zhuāng
不切边的书籍装订方式。
《漢語大詞典》:毛边书(毛邊書)
装订成册后不加裁切的图书。精装和平装书,都有采用毛边形式的。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
《漢語大詞典》:埋线
埋在手工装订书本的书脊凹槽内的装订线。例如:埋线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