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下一页
陈黄裳(字 文伯、胥庭 号 问庵 )
宋琬(字 玉叔 号 荔裳 )
于四裳
李世锡(字 帝侯 号 霞裳 )
史鹤龄(字 子修 号 菊裳 )
贺裳(字 黄公 )
黄之裳(字 坤五 )
吴遵锳(字 粹躬 号 蓉裳 )
夏之蓉(字 芙裳 号 醴谷 )
惠衮( 有庆 字 汉裳 )
余集(字 蓉裳 号 秋室 )
李彦瑱(别称 李湘藻 字 虞裳 号 松穆馆、沧起 )
杨芳灿(字 才叔 号 蓉裳 )
杨揆(字 同叔、荔裳 )
其它辞典(续上)
顾龙裳(名 杋 字 稚龙 号 瑞黄 宦祠 )陈黄裳(字 文伯、胥庭 号 问庵 )
宋琬(字 玉叔 号 荔裳 )
于四裳
李世锡(字 帝侯 号 霞裳 )
史鹤龄(字 子修 号 菊裳 )
贺裳(字 黄公 )
黄之裳(字 坤五 )
吴遵锳(字 粹躬 号 蓉裳 )
夏之蓉(字 芙裳 号 醴谷 )
惠衮( 有庆 字 汉裳 )
余集(字 蓉裳 号 秋室 )
李彦瑱(别称 李湘藻 字 虞裳 号 松穆馆、沧起 )
杨芳灿(字 才叔 号 蓉裳 )
杨揆(字 同叔、荔裳 )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顾龙裳(1600-1672),初名杋,字稚龙,号瑞黄。清无锡人。允成孙。顺治九年岁贡生,授蒙城训导,擢孝感知县。著有《世德堂诗钞》,祀孝感名宦祠。
人物简介
维基
陈黄裳(?年—1635年),字文伯,一字胥庭,号问庵,四川成都府内江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四川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联捷甲戌科进士。都察院观政,十月授山东德州知州,八年卒于任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4—1674 【介绍】: 清山东莱阳人,字玉叔,号荔裳。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浙江按察使。顺治中,康熙初两遭诬告,被囚数年。晚年复起为四川按察使。工诗,多愁苦之音。与施闰章齐名,称“南施北宋”。有《安雅堂集》。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宋琬,字玉叔,号荔裳,莱阳人。顺治丁亥进士,户部主事,历官四川按察使。有《安雅堂集》及未刻稿《入蜀集》。词学图录
宋琬(1614-1673) 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工诗,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加严沆、丁澎、陈祚明、张文光、赵宾又有"燕台七子"之目。其诗以才情隽丽、格合声谐见称。其词有"忧谗"之语,人服其赋情之真挚、用语之苍古。有《安雅堂全集》。词集名《二乡亭词》。简介
莱阳宋荔裳先生,以文章名海内久矣。乃人称其登临宴集之暇,好为小词,甫脱稿,辄为好事袖去。尚书红杏,郎中花影之句,恒津津人齿颊间云。间读《安雅堂》所载古文辞,暨各体韵语,绝似昌黎庐陵诸大家,与建安开元时人,不禁叹曰“美哉,泱泱乎,东海之风。于鳞以后,一人而已。”顾以未得读其诗馀为恨。一日,先生驻骖五茸,得追随杖履,采莼淀湖,玩月九峰,历寿梦之遗墟,吊平原之故馆。夕阳蔓草,流水寒鸦,相与徘徊不忍去。于是出其奚囊中诸长调歌之,多商羽之音。秋飙拂林,哀泉动壑,不足喻其峥嵘萧瑟也。已而置酒名园,银屏绛蜡,掩映于花榭竹屿间,檀板红牙,肉倡丝和,先生复出其小令,为曼声歌之,如新筝乍调,雏莺初啭,尖佻新艳,不数齐梁《子夜》、《读曲》诸歌。噫,观止矣,湖海之作,伧父辛刘;闺帷之制,衙官秦柳。此真子建天人之才,邯郸生能不为之咋舌汗下乎。余尝谓之曰“不朽之道,人患其少,公患其多,岂欲占尽文苑诸家耶?抑公以生平风波危惧,跋胡疐尾者尚少,而更将深造物之忌耶。”先生为之扪腹微笑而已。康熙己酉暮春下浣,云间年家后学董俞苍水题于玉屏梵阁。清诗别裁集
字玉叔,山东莱阳人。顺治丁亥进士,官浙江按察使。著有《安雅堂集》。○观察天才俊上,跨越众人,中岁以非辜系狱,故时多悲愤激宕之音。而溯厥指归,仍不盩于中正,此诗中之变雅也。王新城称为“南施北宋”,惟愚山足以俪之,洵为定论。维基
宋琬(1614年—1674年),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明末清初诗人、政治人物。清顺治丁亥进士,累官浙江、四川按察使。为一代诗宗、清八大诗家之一,亦为南施北宋、燕台七子、清朝六大家之一。莱阳宋氏世族,六世祖宋黻为明代莱阳的首位进士。宋琬之父宋应亨为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官清丰知县。崇祯十六年(1643年),宋应亨于清兵陷莱阳时遇害。宋琬自幼聪慧过人,“负隽才,著声誉”,“少能诗,有才名”。曾随仲兄宋璜游学京师,与王崇简、王熙父子相识。亦同姜埰、姜垓兄弟友好。顺治四年(1647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吏部郎中。一度因“文字余孽”为逆仆所陷,下狱。顺治十八年(1661年),官至浙江按察使。康熙元年(1662年)又因亲戚董樵之故,其侄宋彝秉(宋一柄)诬告宋琬与登州于七起义有关,下狱,三年后释放,流寓江南八年,与宋荤、朱彝尊、王士禄等人诗酒唱和。康熙十一年春任四川按察使,次年进京述职,遭逢三藩之乱,不得回程,得知家人皆陷于兵火,忧苦成疾,卒于京城。
人物简介
维基
于四裳。山东青城县(今属高青县)人。明监察御史于永清之子。清顺治二年(1645年)中式乙酉科山东乡试第一名举人,即清代山东首位解元。顺治三年(1646年)联捷丙戌科进士。次年任直隶南宫县知县。调湖广新田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一
李世锡,字帝侯,号霞裳,胶州人。顺治辛丑进士,官嘉鱼知县。有《绮存集》。维基
李世锡,字帝侯,号霞裳,胶州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史鹤龄,字子修,号菊裳。江南溧阳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中式丁未科二甲第五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七
黄之裳,字坤五,元城人。康熙戊午举人,官锦州教授。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吴遵锳,字粹躬,号蓉裳,无锡人。康熙四十一年副贡生。官四川内江县知县。素工诗文,为蓉湖七子之一,有《奚囊存草》附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8—1785 【介绍】: 清江苏高邮人,字芙裳,号醴谷。雍正十一年进士,入翰林。乾隆元年举鸿博,授翰林院检讨。历任福建乡试正考官,广东、湖南字政。归后主钟山丽正书院。通经史,善诗文。有《读史提要录》、《半舫斋诗文集》。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惠衮,原名有庆,字汉裳,无锡人,雍正时诸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8—1823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蓉裳,号秋室。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候选知县。旋与邵晋涵、戴震等五人被荐入翰林院,人称“五征君”。累迁侍读学士。工画,尤善仕女,时称“余美人”。旁涉六书、算数、篆刻之学。嘉庆间乞归,归后出主大梁书院。有《秋室诗钞》、《忆漫庵剩稿》、《梁园归棹录》《百衲琴》。词学图录
余集(1738-1823) 字蓉裳,号秋室。浙江仁和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候选知县,官至侍讲学士。三十八年,与邵晋涵、周永年、戴震、杨昌霖同荐修《四库全书》,授翰林院编修,人称"五徵君。"累迁至侍读学士。告归后,出主大梁书院八载,日以文艺自娱。性醇正高介,尤好引掖后进。道光二年,重赴鹿鸣,与潘奕隽两人,时称吴越二老先生。博学多艺,工诗古文词,尤善画人物。生平吟咏甚富,有《百呐琴》一卷。殁后,龚丽正刊其《梁园归棹录》、《忆漫庵剩稿》二册,诗词杂文皆载其中。又有《秋室诗钞》、《历代画史汇传》。维基
余集(1738年—1823年),字蓉裳,号秋室,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代画家、藏书家。生于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候选知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以裘曰修之荐,与邵晋涵、周永年、戴震、杨昌霖同修《四库全书》,特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诗文、书、画兼擅,尤擅仕女图,时称“余美人”。道光二年(1822年)与潘奕隽赴鹿鸣宴。道光三年(1823年)卒。著《秋室集》、《百呐琴》一卷。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一作李湘藻,字虞裳,号松穆馆、沧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4—1816 【介绍】: 清江苏金匮人,字才叔,号蓉裳。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历官甘肃伏羌知县、灵州知州,有能名。入为户部员外郎。工骈文诗词。有《直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芙蓉山馆骈体文》等。生卒均在十二月中。晚晴簃诗汇·卷一○○
杨芳灿,字才叔,号蓉裳,金匮人。乾隆丁酉拔贡,官灵州知州,改户部员外郎。有《芙蓉山馆全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0—1804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字同叔,一字荔裳。乾隆四十五年南巡时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旋以文渊阁检阅入军机处行走,从福康安预廓尔喀之役。擢甘肃布政使,调四川。有《藤华吟馆集》、《卫藏纪闻》。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杨揆,字荔裳,金匮人。乾隆庚子召试举人,内阁中书。历官四川布政使。有《藤华吟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