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裹尸(裹屍)  拼音:guǒ shī
包裹尸体。南朝梁。何逊 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國語辭典》:裹尸马革(裹屍馬革)  拼音:guǒ shī mǎ gé
古人若战死疆场上,往往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效命疆场。宋。陆游〈陇头水〉诗:「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明。邵灿《香囊记》第一二出:「还须上万言策,拼取微躯,裹尸马革。」也作「马革裹尸」。
《國語辭典》:裹尸马革(裹屍馬革)  拼音:guǒ shī mǎ gé
古人若战死疆场上,往往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效命疆场。宋。陆游〈陇头水〉诗:「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明。邵灿《香囊记》第一二出:「还须上万言策,拼取微躯,裹尸马革。」也作「马革裹尸」。
《國語辭典》:马革裹尸(馬革裹屍)  拼音:mǎ gé guǒ shī
语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效命沙场。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也作「裹尸马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