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襟袂
(1).衣襟衣袖。 唐 杜牧 《偶题》诗之一:“劳劳千里身,襟袂满行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南皮 赵氏 子为狐所媚,附於其身,恆在襟袂间与人语。”
(2).指连襟,僚婿。 宋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济溪老人遗稿:“通判 明州 济源 李迎 彦将 撰, 永嘉 周浮沚 先生之壻,与先大夫为襟袂。”
《國語辭典》:襟韵(襟韻)  拼音:jīn yùn
胸襟气度。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诗:「历阳裴太守,襟韵苦超越。」《宋史。卷四四三。文苑列传五。文同》:「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分類:胸怀气度
《漢語大詞典》:整襟
犹整衣。 汉 袁康 越绝书·陈成恒内传:“愿一与 吴 交天下之兵於中原之野,与 吴王 整襟交臂而奋 吴 越 之士。”《后汉书·崔駰传》:“当其无事,则躐缨整襟,规矩其步。”
分類:整衣
《漢語大詞典》:青襟
(1).青色衣服的交领。 唐 戎昱 《送苏参军诗》:“忆昨青襟醉里分,酒醒迴首愴离羣。”
(2).借指学子之服。 前蜀 韦庄 《寄右省李起居》诗:“多慙十载游 梁 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3).借指学子。魏书·李崇传:“养黄髮以询格言,育青襟而敷典式。” 唐 张说 《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詵詵青襟,有所仰矣。” 唐 刘长卿 《寄万州崔使君令钦》诗:“ 丘 门多白首, 蜀郡 满青襟。”
(4).借指青年时期。 唐 窦群 《晚自台中归永宁里南望山色怅然有怀呈上右司十一兄》诗:“白髮侵侵生有涯,青襟曾爱紫河车。”
(5).喻指襟怀,心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怯离愁青襟似麻,问归期西风及瓜。”
《漢語大詞典》:离襟(離襟)
借指离人的思绪或离别的情怀。 唐 骆宾王 《送宋五之问》诗:“欲諗离襟切,歧路在他乡。” 宋 梅尧臣 《送玉妆》诗:“明日车马北,岂不动离襟。”
《国语辞典》:正襟  拼音:zhèng jīn
端整衣襟以示庄肃。如:「他正襟肃容,聆听师长训示。」
《漢語大詞典》:风襟(風襟)
(1).外衣的下襟。亦指外衣。 唐 杜甫 《月》诗:“爽合风襟静,当空泪脸悬。” 唐 陆龟蒙 《游楞伽精舍》诗:“到迥解风襟,临幽濯云屩。”
(2).指人的襟怀,胸襟。 唐 皎然 《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诗:“风襟自瀟洒,月意何高明。”
《國語辭典》:兰襟(蘭襟)  拼音:lán jīn
1.衣襟的美称。汉。班婕妤〈捣素赋〉:「缀半月于兰襟,表纤手于微缝。」
2.比喻良友。唐。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诗:「遽痛兰襟断,徒令宝剑悬。」
《國語辭典》:兰交(蘭交)  拼音:lán jiāo
气味相投、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唐。李峤 诗:「桂友寻东阁,兰交聚北堂。」也作「兰契」。
《國語辭典》:襟情  拼音:jīn qíng
胸中蕴蓄的感情、心情。如:「假日郊游,襟情愉悦。」
分類:襟怀情怀
《漢語大詞典》:喉襟
见“ 喉衿 ”。
《國語辭典》:喉衿  拼音:hóu jīn
1.咽喉及颈领。
2.比喻纲领、纲要。汉。赵岐孟子题辞〉:「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蓺之喉衿也。」
3.比喻形势险要,可掌控全局之地。《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宜北徙据之。」
《漢語大詞典》:疏襟
开朗的胸怀。 唐 杜甫 《上后园山脚》诗:“旷望延驻目,飘颻散疏襟。”
分類:开朗胸怀
《分类字锦》:解襟
苏轼 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
《韵府拾遗 侵韵》:鲍照三日诗解襟欣景预临流竞覆杯
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襟
亦作“ 神衿 ”。 胸怀。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睿问川流,神襟兰郁。” 吕延济 注:“襟,胸怀也。” 南朝 陈 徐陵 《新亭送别应令》诗:“神襟爱远别,流涕极清 漳 。” 宋 朱熹 《泉硖》诗:“何必问真源,神衿一萧爽。” 元 钱选 《题浮玉山居图》诗:“神襟軼寥廓,兴寄挥五絃。”
分類:胸怀
《漢語大詞典》:襟宇
襟怀,气派。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非有红罏点雪之襟宇,则方欲驰骋,忽尔蹇躓;意在矜庄,祇成疲苶。”
分類:襟怀气派
《漢語大詞典》:弥襟(彌襟)
满怀。 晋 陶潜 《停云》诗序:“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分類: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