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横门(横門)
汉 代 长安 城北西头的第一门,是通向 西域 的大道。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乃立 尉屠耆 为王,更名其国为 鄯善 ……丞相﹝将军﹞率百官送至 横门 外,祖而遣之。”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尝至 郿 行坞,公卿已下祖道於 横门 外。”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 横门 道。”
《國語辭典》:山国(山國)  拼音:shān guó
1.多山的国家或地区。如:「尼泊尔是个山国,境内高峰林立。」《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2.汉代西域国名。《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山国》:「山国,王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山出铁,民山居,寄田籴谷于焉耆、危须。」
《漢語大詞典》:波路
(1).航路,水路。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2).古代西域国名。魏书·西域传·波路:“ 波路国 ,在 阿钩羌 西北,去 代 一万三千九百里。其地湿热,有 蜀 马,土平,物产国俗与 阿钩羌 同。”
《國語辭典》:条支(條支)  拼音:tiáo zhī
古代西域国名。三国时,属波斯国,约在今西亚两河流域一带,即希腊化时期的塞流卡斯王国。见《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及《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安息国》。也作「条枝」。
《國語辭典》:罽宾(罽賓)  拼音:jì bīn
国名。位居西域,所辖地域因时代而异,约在今阿富汗东北、喀什米尔一带。以农业及制作金银铜铁器物为主。为佛教大乘派的发源地,汉代以后有许多僧人来中国传教译经。
《漢語大詞典》:檐卜(簷蔔)
植物名。产西域,花甚香。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色艳沉檀,香踰簷卜。” 吴兆宜 注:“《经》云:‘如入簷卜林,闻簷卜花香,不闻他香。’”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陶真白 言:梔子翦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传即西域簷卜花也。” 清 孙枝蔚 《胜音上人持张虞山书见访兼示与淮上诸子唱和》诗:“花中爱簷卜,味中想醍醐。”
《國語辭典》:府丞  拼音:fǔ chéng
职官名:(1)太守的属官。《后汉书。卷三一。羊续传》:「续为南阳太守。……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2)清代宗人府设置的官员,掌本府汉文典籍。《清史稿。卷一一四。职官志一》:「宗人府,……府丞掌校汉文册籍。」
《漢語大詞典》:何国(何國)
古代西域国名。北史·西域传·何国:“ 何国 ,都 那密水 南数里,旧是 康居 地也……东去 瓜州 六千七百五十里。 大业 中,遣使贡方物。”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僧伽何国人:“ 泗洲大圣 《僧伽传》云:‘和尚 何国 人也……近读《隋史》《西域传》,乃有 何国 。’”
分類:西域
《國語辭典》:头痛(頭痛)  拼音:tóu tòng
1.头部疼痛。《文明小史》第八回:「那知竟为寒气所感,次日头痛发热,生起病来。」也作「头疼」。
2.令人感到烦恼或讨厌。如:「这个人生性油嘴滑舌的,小心别上他的当,不然将来够你头痛的了。」也作「头疼」。
《漢語大詞典》:贤首(賢首)
(1).佛教菩萨名。《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上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平等色,佛号观察智,彼有菩萨名 贤首 。”
(2). 唐 代高僧 法藏 , 西域 康居 人。为华严宗的创立者。通称 贤首大师 。 唐 澄观 《华严经疏钞悬谈》卷二五:“神光入宇者,即 法藏 和尚,字 贤首 ,俗姓 康 氏, 康居国 人。” 清 钱谦益 《萧伯玉墓志铭》:“通晓佛法,精研性相,《起信》则截流 贤首 ,《惟识》则穿穴 窥基 。”
《國語辭典》:康居  拼音:kāng jū
国名。汉时,与大月氏同族,领有今新疆北境至俄国中亚之地。《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
《漢語大詞典》:小王
(1).年轻受封为王者。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诸小王,论议经书,述叙平生,雍和终日。”
(2).受封为王者的谦称。红楼梦第十五回:“﹝ 北静王 ﹞又向 贾政 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於老凤声,未可量也。’”
(3).指 三国 魏 王弼 。南齐书·陆澄传:“体微远,实贯羣籍, 施 孟 异闻, 周 韩 殊旨,岂可专据 小王 ,便为该备。”
(4).指 晋 代书法家 王献之 。 唐 张怀瓘 书断·杂编·二王真迹:“ 开元 十六年五月,内出二 王 真跡及 张芝 、 张昶 等书,总一百六十卷,付 集贤院 令集字…… 小王 、 张芝 等跡各随多少勒为卷帙。”
(5). 汉 时 西域 康居国 封爵名。
(6).复姓。 春秋 晋 有 小王桃甲 。见左传·定公十四年
《漢語大詞典》:车渠(車渠)
(1).车轮;车辙。尚书大传卷二:“﹝ 散宜生 ﹞之 江 淮 之浦,取大贝,如车渠。” 前蜀 贯休 《梦游仙诗》之三:“车渠地无尘,行至 瑶池 滨。”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车渠:“车者,车也;渠者,辙迹也。 孟子 谓城门之轨者是也。”
(2).一种海中生物。壳甚厚,略呈三角形,表面有渠垄如车轮之渠,故名。肉可食,壳可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车渠:“车渠,大蛤也。大者长二三尺,阔尺许,厚二三寸。壳外沟垄如蚶壳而深大,皆纵文如瓦沟,无横文也。壳内白皙如玉。”
(3).玉石之类。 西域 七宝之一。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 仇兆鳌 注:“广雅:车渠,石之次玉。《广志》:车渠,出 大秦 及 西域 诸国。”
(4).酒杯名。 汉 王粲 《车渠椀赋》:“待君子之宴坐,览车渠之妙珍。”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张缵谢示集书》:“车渠屡酌,鸚鵡骤倾。”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琐语六:“车渠、鸚鵡皆指酒杯。俗传:车渠为杯,注酒满过一分,不溢。尝试之,信然。”
(5).古国名。在今 柬埔寨 南部或 越南 东南部。北史·真腊国传:“南接 车渠国 ,西有 朱江国 。”
《漢語大詞典》:蒲类(蒲類)
(1).古 西域 国名。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东部 巴里坤湖 ( 汉 名 蒲类海 )附近。原为 匈奴 右部地,后属 姑师 。 汉宣帝 神爵 二年(公元前60年), 汉 军破 姑师 ,以其地分置 车师 前后国、 蒲类 前后国等共八国。 东汉 时惟 蒲类前国 尚存。
(2).即 蒲类海 。古湖泊名。
《漢語大詞典》:车师(車師)
(1).车战部队。明史·太祖纪一:“ 石抹宜孙 遣将率车师由 松溪 来援, 太祖 曰:‘道陿,车战适取败耳。’”
(2).古 西域 国名。 汉宣帝 时,分其地为 车师 前后两部等,后皆属 西域 都护。 车师前部 治 交河城 , 后部 治 务涂谷 。 汉 设戊己校尉屯田 车师前王庭 。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 匈奴 怨诸国共击 车师 ,遣左右大将各万餘骑屯田右地,欲以侵迫 乌孙 、 西域 。”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 车师 、 月支 ,种类繁兮。”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车师 旧国,俯枕前庭;戊己遗墟,斜连后壁。”参阅汉书·西域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