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西境
竟同。左传:秋,大蒐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注:商,宋地,鲁西境接宋、卫也。 汉书郊祀志: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北史周太祖纪:魏帝进帝位太师,帝奉魏太子巡抚西境,登陇刻石纪事。又独孤永业传:永业久在河阳,善于招抚,周人惮之。性鲠直,不交权势。斛律光求二婢弗得,毁之于朝廷。河清末,徵为太仆卿,以乞伏贵和代之。于是西境蹙弱,河洛人情骚动。
又乞伏慧传:大业五年,征吐谷浑,郡滨西境,人苦劳役。又遇帝巡坐御道不整,献食疏薄。帝大怒,命左右斩之,见其无发,乃释之。 唐书元载传:国家西境极于潘原,吐蕃防戍乃在推沙堡,而原州界其间,草荐水甘,旧垒存焉。 元史世祖纪:至元七年春正月甲寅,高丽国王王植遣使来言:比奉诏,臣已复位,今从七百人入觐。诏令从四百人来,馀留之西京。诏高丽西京内属,改东宁府,画慈悲岭为界。丁巳,以蒙克为安抚高丽使,佩虎符,率兵戍其西境 王粲三辅论:走袁术于西境,馘射贯乎武当。
分类:西境
《國語辭典》:西河  拼音:xī hé
1.河川名。古称黄河在西部地方南北流的一段为「西河」。
2.地名。在陕西省华阴县一带。因位于黄河之西,故称为「西河」。春秋时子夏居西河,战国时吴起为西河守,即此地。
《国语辞典》:颍水(颍水)  拼音:yǐng shuǐ
河川名。源出河南省登封县西境的颍谷,东南流经河南、安徽,至西正阳关入淮河。
《國語辭典》:崦嵫  拼音:yān zī
山名。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西。传说中为每日太阳落入的山。《楚辞。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国语辞典》:秭归(秭归)  拼音:zǐ guī
位于湖北省西境的一县。西临四川,隔长江与巴东县相望,为三峡中要地。
《国语辞典》:焉支山  拼音:yān zhī shān
山名。位于甘肃省永昌县西境,出产胭脂。也作「燕支山」、「胭脂山」。
《国语辞典》:临邛县(临邛县)  拼音:lín qióng xiàn
县名。位于四川省西境,滨邛水北岸。禹贡梁州地,秦置临邛县,汉属蜀郡,北周兼置邛州郡,唐改为邛州。民国初改置为邛崃县。汉朝司马相如至临邛,与卓文君夜奔,即指此地。
《国语辞典》: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  拼音:pà mǐ ěr gāo yuán
地名。亚洲的高原。位于新疆西境,为中、俄、阿富汗三国的界山,海拔自三千七百公尺至七千多公尺。喜马拉雅、昆崙、天山、阿尔泰、兴都库什等山均发源于此,有世界屋脊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