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西平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三〈李晟列传〉~366~
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蕃相尚结赞颇多诈谋,尤恶晟,乃相与议云:「唐之名将,李晟与马燧、浑瑊耳。不去三人,必为我忧。」……元和四年,诏曰:「夫能定社稷,济生人,存不朽之名,垂可久之业者,必报以殊常之宠,待以亲比之恩,与国无穷,时惟茂典。故奉天定难功臣、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西平郡王、食实封一千五百户、赠太师李晟,间代英贤,自天忠义,迈济时之宏算,抱经武之长材,贯以至诚,协于一德,尝遭屯难之际,实著戡定之功。鲸鲵既歼,宫庙斯复,眷兹勋伐,则既褒崇。永言天步之夷,载怀邦杰之力,思加崇于往烈,爰协比于后昆,睦以宗亲,将予厚意。其家宜令编附属籍。晟配飨德宗庙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41 【介绍】: 西汉东海郯县人,字曼倩。于公子。少学法于父。初为狱史、郡决曹,累迁御史中丞、廷尉。决狱审慎,罪有疑者,从轻处理,民无冤枉之虑。宣帝甘露三年擢为丞相,封西平侯。元帝初,关东连年灾害,民流入关,谢罪归侯印,请辞。年七十余卒。谥安。
全汉文·卷三十二
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昭帝时为狱吏郡决曹,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宣帝即位,为光禄大夫,平尚书事,迁水衡都尉。地节初超迁廷尉,凡十八年。甘露中迁御史大夫,代黄霸为丞相,封四平侯。永光元年后数岁卒,年七十馀,谥曰安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 【介绍】: 东汉南阳宛人,字次元,一作文元。李守子。初仕王莽,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及绿林军起,宣称“刘氏当兴,李氏为辅”,与刘秀定计举兵。刘玄更始时任大将军,封西平王。娶秀妹伯姬。光武即位,为卫尉,封固始侯,后拜大司农,居守京师。旋为前将军,破公孙述等。位至大司空。卒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 【介绍】: 东汉宗室。明帝子。封广平王,徙封西平王、陈王。博涉经书,有威严,与诸儒讲论于白虎殿。卒谥敬。
邓弘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 【介绍】: 东汉南阳新野人。邓禹孙。和帝邓皇后弟。殇帝初为侍中。安帝即位,为虎贲中郎将,封西平侯。治《尚书》,尝为安帝授书于禁中。诸儒多归附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55—314 【介绍】: 西晋安定乌氏人,字士彦。初为掾,累迁散骑常侍、征西军司。以时方多难,图据河西,惠帝永宁初拜凉州刺史。至州,镇压鲜卑百姓,斩首万余级,威著西州。置立学校,自定币制,招徕中原流人,扩建姑臧城,遂霸河西。中州有乱,辄遣军讨之。悯帝时拜太尉、凉州牧,封西平公。子孙割据凉州七十余年。穆帝永和十年,曾孙张祚建前凉国称帝,追谥轨为武王。
全晋文
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魏末隐于宜阳,泰始初,受叔父锡官五品。泰康中,卫将军杨珧辟为掾,除太子舍人,累迁散骑常侍征西军司,永宁初出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永兴中加安西将军,封安乐乡侯。永嘉初封西平郡公,不受,进拜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封霸城侯,进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悯帝为皇太子,拜骠骑大将军。及即位,进司空、侍中、太尉、凉州牧、西平公,皆固辞,卒谥曰武公,有《易义》若干卷。
《骈字类编》:西平
左传江黄道柏方睦于齐注柏国名汝南西平县有柏亭 后汉书刘元传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注西平县属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郾城县南也
又济南王传初叔父笃有罪不得封西平昌侯昱坐法失侯香乃上书分爵土封笃子丸昱子嵩皆为列侯 宋书州郡志西平太守晋怀帝永嘉五年宁州刺史王逊分兴古之东立永初郡国何志并有西宁县北又符瑞志晋悯帝建兴元年六月甘露降西平县 史魏文成帝纪和平元年秋七月西征诸军至西平什寅走保南山
又吐谷浑传铁勒遣使谢罪请降帝遣黄门侍郎裴矩慰抚之讽令击吐谷浑以自效铁勒即勒兵袭破吐谷浑伏允东走保西平境 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夏四月癸亥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武 宋史徽宗纪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壬戌以西番赊罗撒为西平军节度使邈川首领郎元史地理志普安路治在盘町山阳巴盘江东古夜 地秦为黔中地两汉隶牂牁郡蜀隶兴古郡隋立牂州唐置西平州后改兴古郡为盘州蒙氏叛唐其地为南诏东鄙东㸑乌蛮七部落居之蛮搜神记见上叶尚书故实西平王始将禁军在蜀戍 与张魏公不 及西平功高居相位德宗欲追魏公者数四虑西平不悦而罢后上令韩晋公善说然后并处中书一日因内宴禁中出瑞锦一疋令系两人一处以示和解之意又明一统志西平县在汝宁府城西北一百三十里 西平陜西行都指挥司郡名吉又西平原在凤翔府宝鸡县北十里西又西平山在 安府万安县东八十里巉岩悬峭惟 南平坦梁水出焉皇又西平山在临洮府城西五里西柳宗元平淮夷雅 曰咨愬裕乃父功昔我文祖惟 平是庸注李愬父李晟事德宗平朱泚封西平王德宗乃宪宗之祖
又蔡人率止惟西平有子西平有子惟我有臣为又晋书陶侃传臣间者犹为犬马之齿尚可少延欲 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龙是以遣毋丘奥于巴东授桓宣于襄阳良图未叙于此长乖 宋书乐志见北静下
分类:西平
《分类字锦》:西平有子
柳宗元平淮夷雅蔡人率止惟西平有子西平有子而惟我有臣
《漢語大詞典》:南楼(南樓)
(1).在南面的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 注:“ 灵运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 横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千里斜阳鐘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2).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 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 ,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 。 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汉市 武昌 。 李白 所咏 南楼 ,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
(3).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 ,又名 岑楼 。 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 ,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 。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 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4).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 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 。 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 。 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
(5).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 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6).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 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
《國語辭典》:活活  拼音:huó huó
在活生生的状态下。《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们到那里出兵,只消几天没有水吃,就活活的要渴死了,那里还能打什么仗!」
《国语辞典》:新坟(新坟)  拼音:xīn fén
新葬的坟墓。唐。权德舆〈故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西平王挽词〉:「河山封故地,金石表新坟。」
《国语辞典》:磨平  拼音:mó píng
磨擦使东西平滑。如:「他用砂轮将钢板磨平打光。」
《国语辞典》:摊平(摊平)  拼音:tān píng
把东西平铺开来。如:「农夫把谷子摊平在地上曝晒,热气蒸腾,稻香瀰漫。」
《漢語大詞典》:合赙(合賻)
古地名。 战国 时属 韩 ,在今 河南 西平 西。以产利剑著称。史记·苏秦列传:“ 韩 卒之剑戟皆出於 冥山 、 棠谿 、 墨阳 、 合賻 、 邓师 ……皆陆断牛马,水截鵠鴈。” 司马贞 索隐:“战国策作‘合伯’,《春秋后语》作‘合相’。”
《国语辞典》:任贤仗能(任贤仗能)  拼音:rèn xián zhàng néng
任用有贤德、有才能的人。唐。杨炎〈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序〉:「故大人之作,必先靖难,以摧凶取暴为治国,以任贤仗能为建功。」也作「任贤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