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白沙堤(白沙隄)
堤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断桥 与 孤山 之间。也称 断桥堤 。相传为 白居易 任 杭州 刺史时所筑,故又称 白公堤 、 白堤 。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緑杨阴里 白沙隄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杭州府·西湖》
《國語辭典》:雷峰塔  拼音:léi fēng tǎ
1.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旁的南屏山上。五代时钱俶为妃黄氏所建,今已倾圮。传说中白娘子被金山寺法海和尚镇压在此塔之下。峰阴有夕照寺,故有「雷峰夕照」之称,为西湖十景之一。
2.戏曲剧目。清黄图珌所作传奇剧本,方成培有同名作品。内容叙述白蛇精白素贞与青蛇变成的小青,遇见许仙,许、白二人相恋,法海和尚与白斗法,最后将之镇压于雷峰塔下的故事。情节屈折,凄艳感人。也称为「白蛇传」。
《漢語大詞典》:半闲堂(半閒堂)
南宋 宰相 贾似道 在今 杭州市 西湖 葛岭 修建的别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贾相寿词:“ 贾师宪 当国日,卧治湖山,作堂曰 半閒 。”后借指 贾似道 。亦泛指奸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借手杀仇 长乐老 ,胁肩媚贵 半閒堂 。”
《漢語大詞典》:孤山寺
古代 杭州 西湖 孤山 上的寺院。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 永福寺 一名 孤山寺 ,在 杭州 钱塘 湖心 孤山 上,石壁《法华经》在寺之某所。”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诗:“ 孤山寺 北 贾亭 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元 张可久 《水仙子·访梅孤山》词:“想当年鹤骨松姿。花下 孤山寺 ,水边新月儿。”
《国语辞典》:西泠桥(西泠桥)  拼音:xī líng qiáo
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孤山与苏堤间的桥,为西湖十景之一。也称为「西陵桥」。
《国语辞典》:铁罐(铁罐)  拼音:tiě guàn
铁制的罐子。如:「小朋友经常将空的铁罐当成足球踢。」《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奚真人道:『取铁罐来,捉此三个怪物,盛在里面。』」
《漢語大詞典》:龙井寺(龍井寺)
寺庙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西南山地中。历史悠久。寺内有井,称为 龙井 ,寺因以得名。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游迹》诗:“遂令 龙井寺 ,远配 虎溪桥 。”
《国语辞典》:灵隐山(灵隐山)  拼音:líng yǐn shān
山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山顶称为「北高峰」,与南高峰并称「双峰插云」,为西湖十景之一。山的东南方,又有飞来峰,亦以奇景著称。山麓有灵隐寺,清代改名云林。
《漢語大詞典》:水仙子
(1).曲牌名。常见者有二,均为北曲。一属双调;另一属黄钟宫,又名《古水仙子》
(2). 南宋 时 西湖 游船上歌舞妓的通称。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西湖游幸:“歌妓舞鬟,严妆自衒,以待招呼者,谓之‘水仙子’。”
(3).蝌蚪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蝌蚪
《漢語大詞典》:宋五嫂
南宋 初 临安 (今 杭州 ) 西湖 一酒家妇名,善作鱼羹。 宋高宗 为太上皇时,曾游 西湖 食其鱼羹,因而声誉大振。据传,现在 西湖 名菜醋鱼即系 宋五嫂 遗制。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 宋五嫂 者, 汴 酒家妇,善作鱼羹,至是侨寓 苏隄 , 光尧 ( 宋高宗 尊号)召见之,询旧,悽然,令进鱼羹。人竞市之,遂成富媪。”参见“ 宋嫂 ”。
《漢語大詞典》:宋嫂
即 宋五嫂 。 清 赵翼 《生帖拜喜为师遂授法而去戏调子才》诗:“ 宋嫂 夸鱼羹, 薛庖 精羊胛。食单虽鄙事,亦贵专门业。”
《国语辞典》:保叔塔  拼音:bǎo shú tǎ
位于浙江省杭县西湖宝石山上的一座塔。也作「保俶塔」。
《漢語大詞典》:里西湖(裏西湖)
杭州 西湖 以湖中 孤山 、 白堤 、 苏堤 将湖面分隔为 外西湖 、 里西湖 、 西里湖 、 小南湖 及 岳湖 五个部分。习惯上称 孤山 、 白堤 之北的湖为 里西湖 。 锺敬文 《西湖的雪景》:“舟穿过 西泠桥 ,缓泛 里西湖 中, 孤山 和对面诸山及楼亭房屋,都白了头,在风雪中兀立着。”
《漢語大詞典》:玉泉笺(玉泉箋)
浙江 杭州 西湖 玉泉 所产的纸。 清 杨焯 《玉泉笺》诗:“玉泉笺纸压 西湖 , 宣祖 风流絶代无。”
《漢語大詞典》:小脚船
南宋 临安 西湖 游船的一种。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湖船:“又有小脚船,专载贾客、妓女、荒鼓板、烧香婆嫂、扑青器、唱耍令缠曲,及投壶、打弹百艺等船,多不呼而自来。”
《国语辞典》:西湖佳话(西湖佳话)  拼音:xī hú jiā huà
书名。清代墨浪子编,十六篇。以浙江杭州西湖为背景,叙述葛洪、苏轼、林逋、白居易、苏小小、岳飞等历史人物的传说故事,文章艳丽,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