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西边(西邊)  拼音:xī biān
方位名。一般以日落的方向为西边,也称为「西方」。
《國語辭典》:盱眙  拼音:xū yí
县名。在今江苏省西部,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战国时属楚国,秦朝始置县。
《漢語大詞典》:吕梁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 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 ,即指此。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 吕梁 未发, 河 出 孟门 ,大溢逆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 陈毅 《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
(2).水名。也称 吕梁洪 。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庄子·达生:“ 孔子 观於 吕梁 ,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唐 李绅 《泛五湖》诗:“岂復问津迷,休为 吕梁 叹。” 宋 梅尧臣 《送赵谏议知徐州》诗:“ 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这一边砍将去,就似那 吕梁 泻下的狂澜,如何当抵?”
《國語辭典》:辽西(遼西)  拼音:liáo xī
1.辽河以西的地区。
2.郡名。秦置。辖境约指河北省旧永平府至辽宁省旧锦州府。
《国语辞典》:汀州  拼音:tīng zhōu
地名。位于大陆地区福建省西部,旧为府,府治设长汀县。唐时设置,明代改为「汀州府」。今彰化市光复路及淡水镇学府路有汀州会馆,为汀籍人士来台后的联谊场所。也作「汀洲」。
《國語辭典》:伊水  拼音:yī shuǐ
河川名。源出于河南省卢氏县东南,至偃师县入洛水。
《漢語大詞典》:三危
(1).三件可危之事。《淮南子·人间训》:“天下有三危:少德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2).古代西部边疆山名。书·禹贡:“ 三危 既宅。” 孔 传:“ 三危 为西裔之山也。”孟子·万章上:“ 舜 流 共工 於 幽州 ,放 驩兜 於 崇山 ,杀 三苗 於 三危 ,殛 鯀 於 羽山 ,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按:关于 三危 的位置,说法不一。一说今 甘肃 敦煌 三危山 即古 三危 。一说在 甘肃 岷山 之西南。一说在 云南 。参见“ 三危山 ”。
《漢語大詞典》:三危山
(1).在 甘肃省 敦煌县 东南,属 祁连山脉 。三峰耸峙,其势欲坠,故名。西与 大沙山 间有著名的 敦煌 石窟。《书·尧典》“窜 三苗 於 三危 ,”一说即指此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三危山 在 燉煌县 南。” 林染 《请出洞吧飞天》诗:“弹着你的琵琶,奏着你的笙箫,请下山吧, 三危山 的歌仙!”
(2).传说中的仙山。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五:“朝为 王母 使,暮归 三危山 。”
《國語辭典》:方人  拼音:fāng rén
批评人物的优劣长短。《论语。宪问》:「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漢語大詞典》:西市
(1).封建时代在帝都西部商贾聚集贸易的特定商市。汉书·惠帝纪:“﹝六年夏六月﹞起 长安 西市,修 敖仓 。”旧唐书·肃宗纪:“己卯,京兆尹 崔光远 、 长安 令 苏震 等率府县官吏大呼於西市,杀贼数千级,然后来赴行在。”明史·佞倖传·继晓:“ 继晓 , 江夏 僧也。 宪宗 时,以秘术因 梁芳 进……日诱帝为佛事,建 大永昌寺 於西市,逼徙民居数百家。”
(2). 明 清 时 北京 处决死囚的刑场。在今 菜市口 。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严嵩用事:“上从之,命斩 世蕃 、 龙文 於市……都人闻之大快,各相约持酒至 西市 看行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穆宗 登极, 肃 益跋扈难制。两宫震怒,臚列逆跡付廷议,罪在不赦。盖甫及三年,权势熏灼之堂上官,亦復囚衣赴 西市 。”
《漢語大詞典》:西夷
(1).古代指我国西部地区的部族。书·仲虺之诰:“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孟子·离娄下》:“ 文王 生於 岐周 ,卒於 毕郢 ,西夷之人也。”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夷君长什数, 夜郎 最大。”
(2).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侵略者的鄙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道光 间西夷犯 浙 ,武臣多死绥者。”
《漢語大詞典》:西蕃
(1).特指 吐蕃 。 唐 高适 《贺哥舒大夫破九曲》诗:“遥传副丞相,昨日破 西蕃 。”
(2).亦作“ 西藩 ”、“ 西番 ”。我国古代对 西域 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的泛称。晋书·桓伊传:“臣过蒙殊宠,受任西藩。”南齐书·周盘龙传:“师不淹晨,西蕃剋定。”北史·西域传序:“ 煬帝 时,乃遣侍御史 韦节 、司隶从事 杜行满 使於西藩诸国。”明史·西域传二·西番诸卫:“西番即西 羌 ,族种最多,自 陕西 歷 四川 、 云南 西徼外皆是。”
(3).指 印度 。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杀青:“ 西蕃 用贝树造成纸叶, 中华 又疑以贝叶书经典。”
(4).旧时对西洋人的泛称。
(5).我国少数民族普米族的旧称。
《國語辭典》:右地  拼音:yòu dì
1.指西部之地。《汉书。卷七○。陈汤传》:「后呼韩邪单于身入称臣朝见,致支以为呼韩邪破弱降汉,不能自还,即西收右地。」唐。王维〈为王常侍祭沙陀鄯国夫人文〉:「居之右地,革其左衽。」
2.比喻要地。南朝梁。沈约 齐讴行:「东秦称右地,川隰固夷昶。」唐。权德舆〈送灵武范司空〉诗:「三公临右地,七萃拥中坚。」
《漢語大詞典》:洪泽(洪澤)
(1).巨大恩惠。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胄 高阳 之苗胤兮,承圣祖之洪泽。” 南朝 梁 沈约 《谢母封建昌国太夫人表》:“探其私志,降此洪泽。”
(2).大湖沼;大薮泽。 明 陈子龙 《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水部征兵西道赠诗一章》:“朱凤威层霄,玄龙启洪泽。”
(3).湖名。在 江苏省 洪泽县 西部。古称 破釜塘 , 隋 称 洪泽浦 , 唐 始名 洪泽湖 。为我国第四大淡水湖。
《国语辞典》:邠州  拼音:bīn zhōu
地名。位于陕西省西部,濒泾水南岸。后汉置新平郡,西魏于邵置豳州,唐改为邠州,清直隶陕西省,民国改为邠县。
《漢語大詞典》:都畿
(1).京都及其周围地区。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而却为 魏 主述其都畿弘敞丰丽,奄有诸华之意。” 唐 白居易 《议罢漕运可否策》:“然都畿所理征赋不充,故岁漕 山 东穀四百万斛,用给京师。”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唐 室多故,东方诸镇,兵接都畿,公当归相天子,静中原以固根本。”
(2). 唐 道名。辖今 河南省 西部。新唐书·地理志一:“ 开元 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 山南 、 江南 为东西道,增置 黔中道 及 京畿 、 都畿 ,置十五採访使。”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唐》:“ 明皇 增饰旧章,分十五道,曰 京畿 ,曰 都畿 ……曰 岭南 。”原注:“ 都畿 ,治 东都 , 河南 陕 、 汝 、 郑 、 怀 等州属焉,分 河南 道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