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要紧(要緊)  拼音:yào jǐn
急切重要。《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西寨是个要紧去处,倘或曹操袭之,奈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心理也只要家里息讼要紧,细思月娥说话尽可行得。」
《國語辭典》:不要紧(不要緊)  拼音:bù yào jǐn
1.没关系。《老残游记》第一回:「经历多年,没有人能治得这病,每发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
2.不紧要、不重要。《文明小史》第三二回:「那知淘气将计就计,拉了几位体面商人背后去咕哝一回,无非说冯主事多事,要拿我们心疼的钱去办那不要紧的事体!」
《国语辞典》:没要紧(没要紧)  拼音:méi yào jǐn
1.不重要。《红楼梦》第二○回:「劝他只养著病,别只想著些没要紧的事生气。」
2.没有关系。如:「你忙你的,没要紧,我只是来看看。」
3.糊涂。《醒世姻缘传》第九回:「奶奶没要紧,把东西都分了去,大爷说道要休,也只是快活嘴罢了。」
《国语辞典》:没什么要紧(没什么要紧)  拼音:méi shén me yào jǐn
无关紧要。如:「你去不去学校,都没什么要紧,因为老师找的人不是你。」《红楼梦》第五七回:「宝玉道:『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著宝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太也托实。』」
分类:无关紧要
《国语辞典》:第一要紧(第一要紧)  拼音:dì yī yào jǐn
最重要。《红楼梦》第五○回:「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
《國語辭典》:要切  拼音:yào qiè
紧要急切。《宋史。卷一五四。舆服志六》:「金字牌者,日行四百里,邮置之最速递也;凡赦书及军机要切则用之。」《元史。卷一六○。王磐传》:「其言要切,皆见施行。」
分類:重要要紧
《國語辭典》:要约(要約)  拼音:yào yuē
简要约略。《书经。顾命》唐。孔颖达。正义:「王之所命,实普命群臣;序以要约为言,直云命召公毕公。」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若毛公之训诗,安国之传书,郑君之释礼,王弼之解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
《國語辭典》:吃紧(吃緊)  拼音:chī jǐn
1.形容情势紧张、急切。如:「近来国际局势吃紧,我们应以不变应万变。」
2.重要、有分量。《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料著安老爷定有几句吃紧的话,问得住姑娘。」
《漢語大詞典》:要急
犹要紧。《后汉书·刘陶传》:“谨復陈当今要急八事,乞须臾之间,深垂纳省。”《再生缘》第十二回:“咳,什么要急!真正女儿説的是,要我回家,也不过嫁与夫家。”
分類:要紧
《國語辭典》:不紧(不緊)  拼音:bù jǐn
没关系。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我死不紧,只可惜我腹中有卷六甲天书,不曾传授与人。」
《國語辭典》:碍事(礙事)  拼音:ài shì
1.不方便、有所妨碍。《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公初克城时,虽倾藏尽取去,亦无碍事。」《老残游记》第一五回:「天明后,我自会上街置办行李,毫不碍事。」
2.危险、严重。如:「他的病碍事不碍事?」
《國語辭典》:关紧(關緊)  拼音:guān jǐn
1.北方方言。指要紧。
2.把东西栓紧,使其密合。如:「把水龙头关紧。」
分類:要紧
《國語辭典》:打紧(打緊)  拼音:dǎ jǐn
1.要紧。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二折:「玉带价值百金,量这桑木梳有甚打紧。」《西游记》第二九回:「浑家,你却多心呐!甚么打紧之事。」
2.实在。《水浒传》第三三回:「打紧这婆娘极不贤,只是调拨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残害良民,贪图贿赂。」《红楼梦》第二八回:「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著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
3.忙乱中。《儒林外史》第二回:「打紧又被这瞎眼的亡人在路上打个前失,把我跌了下来,跌的腰胯生疼。」
《國語辭典》:机缄(機緘)  拼音:jī jiān
1.闭藏。《庄子。天运》:「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唐。成玄英。疏:「机,关也;缄,闭也。」
2.气运的变化。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览明达之抚运,乘机缄而理默。」
《國語辭典》:本领(本領)  拼音:běn lǐng
1.才学、技能。《老残游记》第七回:「大盗系有头领,有号令,有法律的,大概其中有本领的甚多。」《文明小史》第一一回:「谅他几个生童,有多大的本领,敢毁本府的祠宇?」
2.原来、根本。《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一二。传闻杂记》:「吾曾历举佛说与吾儒同处,问伊川先生。曰:『恁地同处虽多,只是本领不是,一齐差却。』」《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功名二字,是俺本领前程,不索贤卿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