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秋觐(秋覲)
古代诸侯秋季朝见天子。《周礼·秋官·大行人》:“秋覲以比邦国之功。”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
《漢語大詞典》:闲朝(閒朝)
春秋 时指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閒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 杜预 注:“三年而一朝,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
《漢語大詞典》:下中天
拱极天体经过可见天极与地平线之间的那一部分天球子午圈
天体每天两次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其中离天顶较远的一次
《漢語大詞典》:夏宗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夏宗以陈天下之謨。” 郑玄 注:“夏见诸侯则陈其谋之是非。” 贾公彦 疏:“夏见诸侯陈其谋之是非者,夏物盛大,形体皆异,可分别,故陈天下诸侯谋之是非。”
《漢語大詞典》:秋请(秋請)
旧谓侯王于秋季朝见天子。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恐,为谋滋甚,及后使人为秋请。”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律,春曰朝,秋曰请,如古诸侯朝聘也。”
《漢語大詞典》:宗遇
原为诸侯每年夏、冬朝见天子之称,亦泛指诸侯以时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典瑞:“以朝覲宗遇会同于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侯氏见于天子,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覲,冬曰遇。” 汉 贾谊 新书·辅佐:“典方典容仪,以掌诸侯、远方之君,譔之班爵、列位、轨伍之约,朝覲、宗遇、会同、享聘、贡职之数。”
《漢語大詞典》:庭会(庭會)
犹朝会。谒见天子。后汉书·南匈奴传:“﹝ 比 ﹞遂内怀猜惧,庭会稀阔。”
《國語辭典》:殷见(殷見)  拼音:yīn jiàn
周代诸侯聚集觐见天子的礼仪制度。《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也称为「殷同」。
《漢語大詞典》:鹓墀(鵷墀)
即朝堂。百官朝见天子之所。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圣节:“日迟鸞斾,喜聆舜乐之和;天近鵷墀,宜进《齐谐》之伎。”
《漢語大詞典》:旁朝
古谓小国朝见大国。与诸侯朝见天子的“正朝”相对。《公羊传·僖公七年》“夏, 小邾娄 子来朝” 汉 何休 注:“时附从霸者朝天子,旁朝罢行进。” 徐彦 疏:“今朝 鲁 而谓之旁朝者,正以诸侯之法,五年一朝天子,但是常事,故不书之;欲对朝王为正朝,故谓之旁朝。”
《漢語大詞典》:雉贽(雉贄)
古代士朝见天子或士与士相见时执雉为贽。见书·舜典礼记·曲礼下仪礼·士相见礼及其注疏。后遂指拜访、相见时所持赠之礼品。 独应 《论文章之意义暨及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虽有文章,犹之雉贄,于己无与,更何与于人?”
《漢語大詞典》:彻坐(徹坐)
撤去座位。旧时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赐坐面议。及 宋 范质 执宰,惧面议仓卒有失,每议事则具札子进呈。坐论之礼遂废。见宋史·范质传。 清 龚自珍 《撰四等十仪》之一:“ 范质 尸位於 北宋 ,宰相有彻坐之辱。”
《漢語大詞典》:大朝觐(大朝覲)
诸侯大会同而来朝见天子。周礼·天官·大宰:“大朝覲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 贾公彦 疏:“诸侯四时常朝不称大,今朝覲称大者,诸侯为大会同而来,故称大朝覲。”
《漢語大詞典》:殷覜
亦作“ 殷眺 ”。 周 代诸侯定期派使臣朝见天子的礼制。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聘曰问,殷覜曰视。”周礼·秋官·大行人:“时聘以结诸侯之好,殷覜以除邦国之慝。” 郑玄 注:“殷覜,谓一服朝之岁也……一服朝之岁,五服诸侯皆使卿以聘礼来见覜天子,天子以礼见之。”大戴礼记·朝事覜作“眺”。 孔广森 补注:“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时聘,小聘也。殷眺,大聘也。”
《漢語大詞典》:郑女花(鄭女花)
春秋 时 郑文公 妾 燕姞 梦见天使授己兰花,后生 穆公 。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即以“郑女花”指兰花。 清 吴伟业 《题孙铭常画兰》诗:“ 谢 家树好临芳砌, 郑 女花堪照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