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俗目
(1).粗俗平庸的眼光。比喻浅薄的见识。 宋 韩琦 《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诗:“不论姚花与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
(2).借指眼光平庸,见识浅陋的人。 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此数人知之,遂足为名一世,而无问千百庸耳俗目之扰扰耶?”
《漢語大詞典》:气识(氣識)
气量和见识。资治通鉴·周世宗显德二年:“惟 朴 神峻气劲,有谋能断,凡所规画,皆称上意,上由是重其气识。”
《國語辭典》:篱鴳(籬鷃)  拼音:lí yàn
篱间小鸟。比喻识见浅陋的人。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出门相送亲与友,何异篱鴳瞻云鹏。」元。杜本逍遥岩〉诗:「鹏抟九万里,篱鴳飞只尺。」
《漢語大詞典》:伟识(偉識)
卓特的见识。亦指有卓见的人。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 廷礼 去取精覈,特愜人心,真艺苑功人,词坛伟识也。” 清 龚自珍 《同年生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于寓斋……为韵语以谐之》:“同时有四君,伟识引余共。”
分類:卓特见识
《國語辭典》:开眼界(開眼界)  拼音:kāi yǎn jiè
增广见闻,体会前所未有的新经验或新见识。如:「久闻吴经理出手豪阔,今日一见,才算是开眼界了。」也作「开眼」。
《漢語大詞典》:酌海
以蠡酌海。喻见识短浅。 唐 杜审言 《望春亭侍游应诏》诗:“小臣同酌海,歌颂答无为。”云笈七籤卷十五:“不慙窥管之微,輒呈酌海之见。”
分類:见识短浅
《漢語大詞典》:庸近
见识短浅。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虽自见之明,庸近所蔽;愚夫一至,偶识量己。”
分類:见识短浅
《漢語大詞典》:浅丈夫(淺丈夫)
谓见识短浅的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放:“此子既忤我,从而报之,是为浅丈夫也必矣。” 宋 陆游 《跋〈中兴间气集〉》:“评语多妄,盖浅丈夫耳。”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一》:“古今论者皆曰: 唐 舜 揖让, 汤 武 征诛,所以优劣不同。世之浅丈夫遂敢以 汤 武 为非,至有詆毁而几乎駡者,甚矣,其无知也。” 梁启超 《新民说·论权利思想》:“彼误解权利真相者,以为不过於形骸上物质上之利益,齗齗计较焉。嘻,鄙哉,其为浅丈夫之言也。”
分類:见识短浅
《國語辭典》:褊隘  拼音:biǎn ài
1.度量狭窄,性子急躁。《南史。卷二一。列传。王弘》:「性褊隘,人有忤意,辄加詈辱。」《明史。卷一九七。霍韬列传》:「韬学博才高,量褊隘,所至与人竞。」
2.空间狭窄。《资治通鉴。卷一六八。陈纪二。文帝天嘉三年》:「后梁主安于俭素,……以封疆褊隘,邑居残毁,干戈日用,郁郁不得志,疽发背而殂。」清。徐松《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东京杂录》:「画图来上,恐动民居,帝曰:『内城褊隘,诚合开展,拆动居人,朕又不忍。』令罢之。」
《國語辭典》:机见(機見)  拼音:jī jiàn
见识、谋略。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此诗中意有世教,有机见,有志气,有彼此,得诗家之兴也。」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用心肠,使机见,这权术要巧使。」
分類:见识智谋
《國語辭典》:宏论(宏論)  拼音:hóng lùn
精辟广博的言论。如:「他所发表的宏论,深获各界好评。」也作「弘论」。
《漢語大詞典》:弘论(弘論)
识见广博的言论。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清文穷丽则,弘论尽高奇。”
《漢語大詞典》:智见(智見)
智慧与见识。 郭沫若 《今昔集·论古代文学》:“当时 楚怀王 的智见不够,受投降派的包围,而不采纳自强派 屈原 的主张。”
分類:智慧见识
《漢語大詞典》:凡识(凡識)
平常人的见识。亦指见识平常的人。《宋书·徐广传》:“好安愿逸,万物之大趣;习旧骇新,凡识所不免。”
《國語辭典》:井鲋(井鮒)  拼音:jǐng fù
井中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之中。唐。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诗:「井鲋思反泉,笼莺悔出谷。」
《漢語大詞典》:款启
谓见识少。庄子·达生:“今 休 ,款启寡闻之民也。”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款,空也;启,开也。如空之开,所见小也。” 宋 苏轼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诗:“嗟我晚闻道,款启如 孙休 。” 宋 叶适 《祭邱枢使文》:“我生款启,以拙自摈;由公有闻,又顽不近。”
分類: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