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首鼠  拼音:shǒu shǔ
迟疑、踌躇。《汉书。卷五二。灌夫传》:「与长孺共一秃翁,何为首鼠两端?」《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缓则首鼠,急则狼顾。」也作「首施」。
《國語辭典》:环顾(環顧)  拼音:huán gù
观察周遭的动静。《大宋宣和遗事。贞集》:「康王豁然环顾,果有疋马立于傍。」
《漢語大詞典》:游望(遊望)
放眼观望。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原野烟氛匝, 关 河 游望赊。”
分類:放眼观望
《漢語大詞典》:看风色(看風色)
比喻观望情势。 茅盾 《子夜》七:“这是据说大户空头还想拼一拼,他们要到今天看了风色再来补进。”如:他很滑头,惯于看风色行事。
分類:观望情势
《漢語大詞典》:相翔
(1).徘徊。来回走动。仪礼·觐礼“记几俟于东箱” 汉 郑玄 注:“东箱东夹之前,相翔待事之处。”
(2).谓徘徊观望,伺间为盗。周礼·秋官·野庐氏:“有相翔者诛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有姦人相翔於宾客之侧则诛之。” 孙诒让 正义:“此相翔亦谓徘徊观望伺閒为窃盗者。”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广仁》:“一日,尽招其逋责者,裂券兑之,夙所积藏,视亲戚族党之杀,悉捐以散给之。里之人大悦,无烦防守,而相翔者息。”
《漢語大詞典》:觇望(覘望)
窥视,观望。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讎衅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覘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张辽 覘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 繆 即就舅氏宿。次日,皂帽人早来覘望。”
分類:窥视观望
《漢語大詞典》:四望车(四望車)
四面有窗可供观望的车。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文先书》:“谨赠足下……四望通幰七香车一乘。”新唐书·车服志:“四望车者,拜陵、临弔所乘也,制如安车,青油纁,朱里通幰,朱丝络网。” 清 赵翼 《入云栖十馀里修篁夹路》诗:“果乘四望车,空旷豁心目。”
分類:四面观望
《漢語大詞典》:四睇
向四方观望。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庄〈郊游〉》:“静默镜绵野,四睇乱曾岑。”
分類:四方观望
《漢語大詞典》:两望(兩望)
不倾向一方的观望态度。魏书·源怀传:“ 广陵 、 京口 各持兵而怀两望, 钟离 、 淮阴 并鼎峙而观得失。”
《漢語大詞典》:二望
谓持两端而观望。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宣忠寺:“ 永康 中, 北海 ( 元顥 )入 洛 , 庄帝 北巡,自餘诸王,各怀二望,惟 徽 独从 庄帝 至 长子城 。”
分類:观望
《漢語大詞典》:昌翔
徘徊观望貌。周礼·秋官·野庐氏“有相翔者诛之” 汉 郑玄 注:“相翔犹昌翔,观伺者也。” 孙诒让 正义:“此相翔亦谓徘徊观望。”
分類:徘徊观望
《漢語大詞典》:跂竦
踮脚举首,观望。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阿足师》:“跂竦之际, 阿足 则指壮力者三四人,扶拽其人,投之河流。”
《國語辭典》:游目骋怀(游目騁懷)  拼音:yóu mù chěng huái
恣意纵目四望,舒展胸怀。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漢語大詞典》:游目骋观(遊目騁觀)
纵目观望,尽览景物。 汉 蔡邕 《汉津赋》:“於是游目骋观,南援三州,北集京都。”
《漢語大詞典》:睃望
瞧,侧目观望。 洪深 《申屠氏》第六本:“小酒饭店内, 时迁 坐在靠街一付座头。徐徐酌酒,食鸡,两只眼睛不住睃望街上来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