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翻过筋斗(翻过筋斗)  拼音:fān guò jīn dǒu
比喻觉悟成道。《红楼梦》第二回:「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
分类:觉悟成道
《国语辞典》:打破迷关(打破迷关)  拼音:dǎ pò mí guān
指突破迷妄,觉悟是非。《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既然打破迷关,若不及早回头,定然皇天不佑。」《三侠五义》第三八回:「你相公入了情魔了,一时也化解不开,须到开封府告去,方能打破迷关。」
《國語辭典》:回头是岸(回頭是岸)  拼音:huí tóu shì àn
比喻悔过自新或促人向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兀那世间的人,那贪财好贿,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何不早结善缘也。」
《國語辭典》:号手(號手)  拼音:hào shǒu
军队里吹号的人。也称为「号兵」。
《漢語大詞典》:道德境界
从人们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如“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自私自利”,就是人们对不同道德境界的通俗概括。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大公无私。
《漢語大詞典》:筌蹄一悟
谓从利禄的束缚中觉悟过来。 徐嘉 《论诗绝句》之六:“早岁才名达紫宸,筌蹏一悟弃如尘。”参见“ 筌蹄 ”。
《國語辭典》:筌蹄  拼音:quán tí
1.比喻为达某种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参见「荃蹄」条。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序〉:「庄列寓言,风骚比兴,多假虫鸟以为筌蹄。」
2.南朝时贵族与士大夫讲经说法时所执拂麈之类的东西。《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上索筌蹄,曰:『我为公讲。』命景离席,使其唱经。」
《漢語大詞典》:觉人觉世(覺人覺世)
谓启发世人觉悟。 清 郑燮 《〈道情〉序》:“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无非唤醒痴聋,销除烦恼……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