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觊觎(覬覦)  拼音:jì yú
希望得到不该拥有的东西。《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
《国语辞典》:觊觎之心(觊觎之心)  拼音:jì yú zhī xīn
非分的意念或企图。《金瓶梅》第一七回:「这蒋竹山从与妇人看病之时,怀觊觎之心,已非一日。」《隋唐演义》第九三回:「可知那声色犬马、奇技淫物,适足以起大盗觊觎之心。」也作「觊觎之志」。
《国语辞典》:觊觎之志(觊觎之志)  拼音:jì yú zhī zhì
非分的意念或企图。《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君多内宠,公子突、公子仪、公子亹三人,皆有觊觎之志。」也作「觊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