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副末  拼音:fù mò
一种宋元时戏剧的角色。常与副净出现,专司开场或制造效果。《儒林外史》第一○回:「唱完三出头,副末执著戏单上来点戏。」
《國語辭典》:名角  拼音:míng jué
出名的戏剧演员。如:「这出戏码是由国剧名角担纲演出。」
《國語辭典》:戏头(戲頭)  拼音:xì tóu
宋戏剧男角色,相当于元杂剧中的「末」,今日国剧中的「生」。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四。故都宫殿》:「杂剧三甲:刘景长一甲八人,戏头李泉现,引戏吴兴佑。」
《國語辭典》:走过场(走過場)  拼音:zǒu guò cháng
1.戏曲表演中,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就穿越舞台从另一侧下场。也称为「过场」。
2.比喻敷衍了事,做给别人看。如:「我一向反对走过场,只讲究形式的人。」
《国语辞典》:勾眉  拼音:gōu méi
勾勒、描绘国剧脸谱中的眉毛,通常用以表现角色的个性。
《國語辭典》:丑角  拼音:chǒu jué
1.戏剧中表演滑稽的角色。也称为「丑儿」、「丑脚儿」。
2.比喻品德低劣,无操守的人。
《國語辭典》:末泥  拼音:mò ní
一种戏剧角色名。参见「正末」条。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妓乐》:「且谓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
分類:戏剧角色
《國語辭典》:女角  拼音:nǚ jué
在戏剧中扮演女性的角色。如:「在梨园女角中,她算是赫赫有名的一个。」
《國語辭典》:捷讥(捷譏)  拼音:jié jī
1.职官名。古代军中的低级官员。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这里高声叫有贼,慌走到街里。又无一个巡军捷讥,著谁来共咱应对?」也称为「捷机」、「节级」。
2.古代杂剧或院本中的滑稽角色。明。朱有燉《复落娼》:「捷讥的办官员,穿靴戴帽,付净的取欢笑。」
《國語辭典》:净角(淨角)  拼音:jìng jué
在戏曲中,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角色。也称为「花脸」。
《國語辭典》:盔头(盔頭)  拼音:kuī tou
旧剧中伶人所戴的帽子。有硬质冠帽、软质帽巾等分别。演员按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分别戴用。
《國語辭典》:科白  拼音:kē bái
平剧中角色的动作和言语。始于元人曲本。
《國語辭典》:主角  拼音:zhǔ jué
1.文艺作品或戏剧、电影等表演中的主要角色。
2.主要人物。如:「他是整个事件的主角。」
《漢語大詞典》:装秀才(裝秀才)
宋 金 杂剧院本中扮演青年书生的角色。相当于后世戏曲中的小生。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装秀才:花花帽 孙秀 、 陈斋郎 。”
《國語辭典》:外呈答  拼音:wài chéng dá
戏剧上指角色以外的人对剧中人语加插的答话。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王伴哥拿酒壶科云〕众位长者请酒了。罢罢罢,我嘴对嘴吃罢。〔外呈答云〕不像样!得也么!」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唱〕他道是马前剑扑手有三十解。〔外呈答云〕好唱也!好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