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7,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板角
螭角
鹁角
隘角
好望角
革角
拐角
俯角
摧角
错角
丑角
顶角
独角仙
磴角
靡角
《漢語大詞典》:板角
牛角。代指牛。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南郭秀才:“槽头喂板角之青,力能耕地;门前拴粉嘴之白,喊可惊天。”
分類:牛角
《漢語大詞典》:螭角
古代皇帝玉玺的角。玺纽龙形,故名。辽史·仪卫志三:“ 王莽 篡 汉 , 平皇后 投璽殿阶,螭角微玷。”参见“ 螭纽 ”。
《漢語大詞典》:螭纽(螭紐)
螭形的印纽。辽史·仪卫志三:“传国寳 秦始皇 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面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鱼鸟篆, 子婴 以上 汉高祖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帝又以其文倣 李斯 鱼虫作寳,大将五寸,皆为螭纽,其篆则 蔡京 命其子 翛 以意斅之。”
分類:印纽
《國語辭典》:鹁角(鵓角)  拼音:bó jiǎo
一种宋代儿童的发式。《宋史。卷六五。五行志三》:「理宗朝……剃削童发,必留大钱许于顶左,名『偏顶』,或留之顶前,束以䌽绘,宛若博焦之状,或曰『鹁角』。」
《漢語大詞典》:隘角
险隘的山口。 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捱日月,度昏朝,我猛转过山林隘角。”
分類:险隘山口
《国语辞典》:好望角  拼音:hǎo wàng jiǎo
Cape of Good Hope
地名。位于非洲南端的岬角,属南非共和国。西元一四八八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斯由大西洋航行至印度,路过此地,由此可望见印度洋,故命名为「好望角」。
《漢語大詞典》:革角
乐器名。 唐 段成式 《觱篥格》:“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文献通考·乐九:“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本细末大, 唐 卤簿及军中用之,或以竹木,或以皮,非有定制也。 侯景 围 臺城 尝用之,大抵胡部俗部通用之器也。”
《國語辭典》:拐角  拼音:guǎi jiǎo
1.转弯的地方。如:「拐角那家餐厅生意很好,口碑不错。」
2.绕过墙角。如:「你别急,拐角就到了!」
分類:拐角拐弯
《國語辭典》:俯角  拼音:fǔ jiǎo
眼睛平视的水平线,与向下观物的视线所成的夹角,称为「俯角」。相对仰角而言。
《漢語大詞典》:摧角
折断其角。谓受到挫折。《韩诗外传》卷三:“且仁人之兵……圆居则若丘山之不可移也,方居则若磐石之不可拔也,触之摧角折节而退尔,夫何可诈也。” 宋 叶适 《送郑景元》诗:“兄弟同升难,高材自摧角。”
分類:折断挫折
《國語辭典》:错角(錯角)  拼音:cuò jiǎo
平面上一直线截另外两直线所形成的八个角中,不相邻、不同顶点、交错位于截线相反两侧的角。
《國語辭典》:丑角  拼音:chǒu jué
1.戏剧中表演滑稽的角色。也称为「丑儿」、「丑脚儿」。
2.比喻品德低劣,无操守的人。
《國語辭典》:顶角(頂角)  拼音:dǐng jiǎo
1.三角形内对底边的一角,或锥体的底面所对的一角。
2.幼童头上所梳的抓髻。《金瓶梅》第二八回:「被西门庆揪住顶角,拳打脚踢,杀猪也似叫起来,方才住了手。」
《漢語大詞典》:独角仙(獨角仙)
(1).佛教传说有 独角仙人 ,远古时于 波罗柰国 山中由鹿腹而生,头有一角,形如人,故以为名。及长修禅定,而得通力,因惑于名 扇陀 之淫女,失其通力,出山为国大臣。此 独角仙人 即 释迦牟尼 前生。见大智度论卷十七。后因以“独角仙”指释尊。 闽 徐夤 《题福州天王阁》诗:“絶境宜栖 独角仙 , 金 张 到此亦忘还。”
(2).甲虫名。天牛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天牛:“﹝天牛﹞一角者名独角仙。”
《漢語大詞典》:磴角
石级的棱角。 明 高启 《慧聚寺次张祐韵》:“危樵缘磴角,倦衲憇松根。”
分類:石级棱角
《漢語大詞典》:靡角
谓相角力。列子·说符:“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彊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 张湛 注:“《韩诗外传》云:‘靡,共也。’吕氏春秋云:‘角,试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轻道,唯食而已,亦犹禽兽饱食而相共角力以求胜也。”
分類:角力张湛